《豆棚閑話》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短篇小說集,十二則。題“圣水艾衲居士編”、“鴛湖紫髯狂客評”,前有天空嘯鶴敘。艾衲居士姓名與生平不詳,從作品看,為明遺民,有較強民族意識。今有版本最早的是康熙年間刻本,其他有翰海樓,書業堂、寶寧堂、大成齋、三德堂、致和堂等刊本,現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校點本。
《豆棚閑話》每則為一短篇平話小說,為使各則互不割裂,作者巧妙地通過一些人在豆棚下乘涼時講故事的線索把這些短篇聯貫起來,使之成為一個形散神凝的整體。
《豆棚閑話》第一則“介之推火封妒婦”以戰國時介之推的妻子妒悍的故事為例,誣蔑女人大多數都是嫉妒的,有的活著嫉妒,有的死后作鬼嫉妒,有的死后成仙嫉妒,把女人說成是最可惡的妖物。第二則“范少伯水葬西施”,一反流傳多年的范大夫功成后攜西施泛游五湖故事的原意,寫范蠡為了滅口而害死西施。第三則“朝奉郎揮金偶霸”,寫劉宗散財濟人,終得厚報,并為朝廷招降了作亂的造反者,立功封郡王。第四則“藩伯子散財興家”,寫閻光斗為官奸貪,被參退居林泉,又為人刻薄;子雖癡,將其父侵吞的田產退還原主,又肯周濟他人, 終得厚報。第五則“小乞兒真孝義”,寫定兒貧而行乞,討得他人“零星委棄之物”,以事母,天性真誠,以此事母之心,推及對待他人,后獲善果。財主刻薄為人,終得惡報。第六則“大和尚假意超升”,揭露和尚所謂坐化的真相,戳破僧釋以莊嚴外相掩蓋其奸淫的本質。第七則“首陽山叔齊變節”,一反伯夷、叔齊兄弟不食周粟故事的原意,寫叔齊難忍饑餓,出山投降,作者意在以叔齊變節影射順清降滿者。第八則“空青石蔚子開盲”,以神仙為盲者醫眼使之豁然開朗的故事諷世: “向來合著雙眼,只道世上不知多少使用;如今開眼一看,方怪得都是空花陽焰,一些把捉不來”。第九則“魚陽道劉健兒試馬”,寫劉豹,李大漢,黃雄行劫作歹,逞兇一時,后終敗露,意在宣揚“天道報施之巧”。第十則“虎丘山賈清客聯盟”,寫專靠教唆他人干壞事的白賞(光棍、幫閑一類人物,又叫做篾片、光板)賈敬山,坑人害己,拐賣良家女兒,最后弄得自己女兒給商人當使女。第十一則“黨都司死梟生首”,寫李自成等農民起義,黨一元團練與義軍做對,當他被義軍捉去刺死后,用刺他的刀殺死了投降義軍的南團練,著意頌揚黨都司。第十二則“陳齋長論地談天”是全書之結,通過陳齋長的長篇議論,揭佛道二教之罪狀。
《豆棚閑話》的作者目睹了明末黑暗現實,心中多激憤之情。因此書中不少篇幅揭露了明末吏治腐敗,世風日下,人情澆薄的現實。如第七則“首陽山叔齊變節”,作者通過寫叔齊的翻案文章,抨擊了當時社會上那些喪失民族氣節的投降派。曾幾何時,那些受朱明王朝恩寵的顯官達貴,也有著“叔齊式”的忠心,可當朱明王朝的大廈一傾,他們也就象叔齊一樣變了節,譏諷了當時流布于社會的順清降滿的丑惡政風。第八則,作者通過寫遲先和孔明二人渴望著雙目重明,誰知神仙治好了他們的雙眼,他們看了這大千世界, “倒添入眼中無窮芒刺,反不如閉著眼的時節,倒也清閑自在。”通過寫這兩個人的變態心理要求,揭露了滿清的罪惡和社會給人民帶來的戕害。
《豆棚閑話》有的文章批判了對佛老的迷信思想,對明末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也有觸及。
《豆棚閑話》始終貫徹著對封建禮教的贊美,對婦女的輕視,并宣揚宿命論思想,個別篇章詆毀農民起義,是其糟粕, 反映作者的思想局限。
《豆棚閑話》在話本小說中別具一格。它不象大多數話本集,每則互不相關,基本由一個故事,一個中心人物貫串到底;而且擴大了話本的“入話”,一般由一組故事(二至三個) 作為“入話”,互相襯托,然后才說到正話。每則均以在豆棚中說閑話開始,然后回到豆棚作為結束,又往往從有關豆的談話內容生發開去,引出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談今論古,縱橫發揮。這種體制在話本小說中是絕無僅有的,它頗有些類似外國小說《一千零一夜》和《十日談》的寫法。全書語言清新流暢,頗多諷刺筆調,并大量使用方言俗語,善作翻案文章,詼諧有趣,足以解頤。
上一篇:《說鈴》簡介|鑒賞
下一篇:《轟天雷》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