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小五義》簡介|鑒賞
近代白話俠義小說,一百二十四回。據刻書人文光樓主人“序”說:《三俠五義》與《小五義》、《續小五義》皆“石先生原稿”,“共三百余回,計七八十本,三千多篇,分上中下三部,總名《忠烈俠義傳》,原無大小之說,因上部《三俠五義》為創始之人,故謂之《大五義》,中下二部五義,即其后人出也,故謂之《小五義》”。但胡適認為作者非一人,魯迅、譚正壁認為原稿可能是一人,但《小五義》、《續小五義》刊刻本由別人“潤色”、“重編或刪定”(見《中國小說史略》與《論〈小五義〉》)。《續小五義》與《小五義》作者或改編者則為一人。《續小五義》刊行稍遲于《小五義》,首刻為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北京文光樓,前有光緒庚寅伯寅氏(即潘祖蔭)“序”,又有鄭鶴齡“序”。另據《中國小說史略》載:“大小五義之書既盡出,乃即見《正續小五義全傳》刊行,凡十五卷六十回,前有光緒壬辰(一八九二)繡谷居士序”。《全傳》為合刊的簡縮本,影響極小。
《續小五義》故事完全銜接《小五義》,仍以捉拿襄陽王為線索。重要故事有:眾英雄打襄陽王府遇險脫難,襄陽王逃跑至寧夏國,準備興兵,并聘請各路綠林人物聚集為內應。眾人隨顏查散進京得封賞,小五義見駕獻藝封官。白菊花晏飛盜取仁宗的冠袍帶履送至南陽府與襄陽王相勾結的東方亮處。徐良等追捕晏飛,晏飛逃至姚家寨。徐良、智化在途中打死東方亮的弟弟東方明,救出施俊夫婦。徐良至南陽府三盜東方亮所藏寶物魚腸劍,取回冠袍帶履。東方亮又用擺設擂臺方法為襄陽王選取人材。眾英雄打擂臺,劈死王興祖,捉住東方亮。包公處死東方亮。東方亮妹子玉仙劫囚車與法場失敗,盜走包公官印,逃至朝天嶺。襄陽王招安朝天嶺等五家寨主,派寧夏國兵將前來作戰。眾人至潼關,得鐘雄率水軍助戰,大破朝天嶺,取回包公印。晏飛乘機率姚家寨人馬占陷空島,智化、北俠奪回陷空島,殺死晏飛。襄陽王興兵潼關,智化等趕到潼關,鐘雄大破敵軍,襄陽王被捉氣死,天子論功行賞。
《續小五義》的思想內容與《小五義》基本相同,清官斷案故事描寫極少,重點敘述捉拿襄陽王故事。其中有積極意義的為俠士為民除害一類。如徐良聽張有仁老漢訴說女兒被搶,便打死惡僧鄧飛熊,救出翠姐及被惡僧搶騙來的眾多婦女(第四十二回);徐良救下尋短見的婆子,為了除掉害她兒子受冤的馬武舉,差點送掉性命(第四十六回);太歲坊惡霸東方明騙取施俊的妻子,徐良等見義勇為,救了受難者(第四十九回);種菜園的張得立妻子被惡人賈士正搶去,馮淵、徐良、劉萬通打敗賈士正等,救護了張得立妻子(第八十五回)等等。作品既寫了他們的俠義精神,也寫了一部分人擺脫了官祿爵位的羈絆。如北俠歐陽春、智化情愿出家為僧,鄭天惠不愿為官說:“縱有眾位大人提拔一個紫袍玉帶,也是不能脫過死去”,因而“人山修煉去了”(見第四十回)。其他雙俠、王忠、閻正芳皆不愿為官。他們身上多少保留著古代俠士高蹈的胸襟。但小說中俠士消極落后的東西很多。如作品中幾個最主要的情節,皆表現出他們為皇帝效力的本質特點。所有俠士全力以赴捉拿襄陽王,千方百計尋找皇帝被盜的冠袍帶履,眾人分兵幾路尋找包公被盜印信等活動,都貫穿著“樂為臣仆”,效力皇室的宗旨。其他如于奢因皇帝封了舉鼎的韓天錦為“站殿將軍”,便大呼“冤枉”,直到他自己舉鼎被封為“站殿將軍”才心滿意足,其爭功邀寵的行為,也反映了嚴重的奴性。
此外,毫無批判地描寫官方殺戮行為,也是作品的一個缺陷。如寫官兵攻破姚家寨,“連男帶女,丫頭婆子,一個不剩,殺了個干干凈凈。真是尸橫肉地,流血成河”(第一百二十三回);捉住東方亮,分尸處死,莖條框子里面“有胳膊,有腿,腦袋上面鮮血淋漓”(第五十九回);王興祖打擂臺敗陣被摔下臺,“早被韓天錦、于奢兩個人抓住,一個人抓著一條腿,往下一劈”,“就聽嗑嚓一聲,把王興祖劈作兩半”,“于奢那里舞著一個腦袋,一只胳膊,一只腿,肝花肚腸,遍地皆是”(第九十五回)。特別是東方亮之妹玉仙被捉后,腿上被“哧溜哧溜割下兩塊肉來”,“連男帶女,你一刀我一刀,將玉仙割了個鬼哭神號”,然后“開了她的胸膛,將心掏將出來”(第一百十八回)。這些被殺的人,本身并無罪惡,作者對這些野蠻行為,津津有味地加以描寫,表現了其落后愚昧的意識。
《續小五義》也有一些對政治黑暗的揭露。如寫工部侍郎李天祥查辦黃河兩岸,“一出京城,逢州府縣,把地下的土都鏟起三尺。一路之上,怨聲載道”,“行李什物約有五、六十馱子,有許多家人保護,諒情都是黃白之物”(見第五回)。又揭露施俊妻被搶后去告官,縣官段百慶是個“贓官”,受了東方明三千銀子,用“咆哮公堂, 目無長官之罪”革掉施俊的秀才, 重打四十板子”,并準備在押解途中結果施俊的性命”(見第四十八回)。
作品也運用了活的口語進行描寫,故同樣具有民間平話氣息。如寫愛說大話而無本領的房書安向徐良討饒的一段說:
房書安見徐良已到身旁,冷颼颼那口大環刀朝著自己往下就剁。房書安連忙一跪,說:“爺爺,祖爺爺,祖宗祖大爺爺,你老人家別與你小孫子一般見識,只當我是看家之犬避貓之鼠偷嘴吃來著,冒犯你老人家,也要生點惻隱之心。你是寬宏大量之人, 你就算我爹……”(見第四十二回)。
這段語言,模擬人物聲口,確有繪聲繪影之妙。
《續小五義》的情節巧合之處過多,凡寫英雄遇難即將被殺時,無巧不巧,總有救命之人應時而至。這種巧合充滿于描寫之中,成為一種定式,故是藝術上的一個缺陷。
由《三俠五義》到《續小五義》,形成系列性的小說,它導致后來的《英雄大八義》、《英雄小八義》等連續性作品的出現。這種頻繁的續書,缺乏藝術獨創,是文學創作的一種停滯與倒退,魯迅批評它“千篇一律”,是完全正確的。
上一篇:《續夷堅志》簡介|鑒賞
下一篇:《續玄怪錄》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