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孟衣冠傳》簡介|鑒賞
譴責小說,三十回。夢游上海人戲筆。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笑林報館??”尽坝小皟灻弦鹿趥餍聲颉?,署“癸卯仲夏浣紗江上人稿于采蓮小艇”。
“優孟衣冠”典出《史記·滑稽列傳》,言春秋一藝人著楚相孫叔敖衣冠諷諫楚莊王的事,后世因作登場演戲的代稱。本書作者“因嘆官場如戲,所以通部書用戲名嵌成”,反映他對貪官污吏的鄙視與痛恨。本書敘敗落鄉紳子弟金錢元變賣家產,先捐得一候補縣丞,又通過河南撫臺親隨行賄,做了查捐委員,催討魚稅。他生法敲詐勒索,誣陷漁民“私運軍火,接濟盜匪”,幾乎把百姓一齊逼反。而撫臺反夸他生財有道、干練有功,又加他買通自己的姨太太,便保舉他為“一任至少也有一萬兩萬(銀子)”的中牟縣知縣。金錢元隨至京城汴梁,晉謁主管外任官員升補降調的回龍閣大學士福瑞山,又因識番文,而被認作干兒,委其接待各國使臣。由金錢元包辦,福瑞山串通掌宮太監安殿寶,將河南翠屏山金銀礦的開采權,拱手讓給了大保國。這些賣國賊拿了十萬金酬勞費,竟袒護洋人,派兵彈壓礦山下阻止開礦的村民。大保國欽差穆里沙會同各國欽差致函朝廷,要與中國為難。福瑞山等仍令金錢元查辦此事。金錢元借此勾結穆里沙,藉勢由縣令升用知府,旋又補授道員。后因貪得無厭,先有俠士寇成玉夫婦雙雙盜印警告,繼有公正紳衿上告,御史鐵籠山參劾,金錢元終被參倒。大保國使臣穆里沙發出照會,妄圖將金錢元“送到大保國去”。京城官員有憤“外人干政”,“損失國體”,主權、投降兩派爭執不下。朝廷既懼外人,又“格于國勢”,于是只將金發配邊遠,終為寇成玉夫婦剖心挖腸,死于途中。
“把金錢元前后事情詳詳細細的做部閑書,流傳與世,驚醒官場,方不負勸善懲惡之意?!?第三十回)這就是作者的創作宗旨。光緒庚子后,譴責小說特盛,竟占了白話創作小說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究其原因,除印刷事業和新聞事業的發達以及受到歐美文化影響,對小說的社會作用有新的認識外,還由于清廷的腐敗,遂使外侮紛至沓來,故操翰者每以小說加以揭露,以冀喚醒睡獅,鼓吹維新與革命,《優孟衣冠傳》就是從晚清譴責小說這條線上貫穿下來的,是一部后出的譴責小說。它比當時那些嫖妓寫情,武打怪誕的作品,選材要嚴肅,格調也稍許高些。
本書既系“夢游上海人戲筆”, 自然用了一些上海話敘述,并繼承中國小說以鋪敘見長的藝術傳統,選擇典型情節加以陳述,其中尤以討漁稅、辦洋務、索民財為勝。上至宰相太監, 中至巡撫,下至知府知縣,行賄蠹政,屢有涉及,而對鉆營賣官、勒逼民財的描述較為深刻。全書以金錢元的查捐委員、知縣、知府三任為描寫重點,迤邐敘來,有條不紊?!爸灰蚬賵鋈鐟?,做官的好象不是在那里做官,卻在那里做戲……若真象做戲一般的做,要被做書的做在書里頭嘲笑的”(第一回)。作者為要“喚醒世上做惡夢、做癡夢的貪官污吏,切不可貪圖富貴,造孽無窮”,在揭露金錢元的穢行時,每每加以戲弄調侃。這嘲笑就是批判,它是作者憤激感情的一種變相反應,而這感情又是黑暗的現實反激所成。
與不少晚清小說一般,作者缺乏藝術手腕,不重視文學因素,忽略了形象塑造,細節刻劃寥寥,言談泛泛,少具個性,缺乏感人的魅力。由于它在藝術上并無開拓,故似過眼煙云,并未在市井鄉野得到廣泛傳播,連現存的有關專史、專文、專目,均未見此書名。僅從晚清小說創作潮流考察,它尚帶有時代特征。例如它點到的清朝政治窳敗,官吏貪污媚外,平民志士的不滿反抗,都是當時說苑的共同主題。作者將小說作武器,對政府與塵世的污濁展開抨擊,也是當日文壇的風氣。
上一篇:《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侯富縣烈女殲仇》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