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簡介|鑒賞
宋代文言軼事小說集。初,阮閱于北宋末撰《詩總》十卷,“取所藏諸家小史別傳雜記野錄”中的詩事一千四百余事,分為四十六門。此書當時可能僅以抄本流傳,胡仔曾見之,今不存。南宋初,為人重編為《詩話總龜》,南宋時曾多次增訂刊行,卷次亦屢有變化。世傳明宗室月窗道人刊本,題作《增修詩話總龜》,凡前集四十八卷,后集五十卷。有《四部叢刊》影印本。198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周本淳校點本,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并據兩種明抄本補全了前集所缺的二卷及部分刊落的佚文,前后卷皆五十卷,較為完備。
宋人詩話叢集,以本書與《苕溪漁隱叢話》、 《詩人玉屑》最為著名,但三書在體例上卻有很大不同, 《苕溪漁隱叢話》重在詩歌評論與辭章考釋,《詩人玉屑》以講詩法為主,而本書則以記錄詩人遺事及詩歌本事為主,故引據資料,也以雜史、小說為多。
本書分前集與后集二部分,每集又按資料的內容分門編次。前集分為圣制、忠義、諷諭、達理、博識、幼敏、志氣、知遇、狂放等四十六門,其中詩讖、紀夢、詼諧、神仙、奇怪、鬼神等門,最近小說家言。后集分為御制、賡歌、御燕、榮遇、忠義等六十二門,較近小說家言的有詼諧、神仙、鬼神、釋氏、麗人等門。前后集在體例上雖較接近,但在文獻價值上卻大不相同。
前集大致上是在阮閱《詩總》的基礎上增訂而成的,門數也與《詩總》原編相合。集首有《集一百家詩話總目》,所引書近半數今已不存,其中如唐人盧瓖《抒情詩》、盧肇《遺史》、盧言《盧氏雜說》、韓琬《御史臺記》等,宋人陶岳《零陵總記》、畢田《湘中故事》、曹衍《湖湘故事》、吳感《天下大定錄》、潘若沖《郡閣雅談》、王舉《雅言系述》、張靚《雅言雜載》、劉斧《翰苑名談》、 《摭遺》、張君房《縉紳脞說》、錢易《洞微志》、詹玠《唐宋遺史》、朱定國《續歸田錄》等書,皆因本書引錄而得以有較多佚文存世。一些今有傳本的雜史小說集,如孫光憲《北夢瑣言》、錢易《南部新書》、龍袞《江南野錄》等書,本書也保存了為今本不收的佚文。因此,可以說前集是唐宋筆記小說(尤其是北宋人所著者)的淵藪,為歷代學者所重視。
據學者考證,后集五十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文字錄自《苕溪漁隱叢話》、 《韻語陽秋》、《䂬溪詩話》,而且改易書名,或一書數名,如《韻語陽秋》,另稱《丹陽集》、 《葛常之詩話》等,可斷定為南宋中葉以后書坊偽造、捏合而成。與前集相比,后集中有價值的資料甚少。
上一篇:《觚賸》簡介|鑒賞
下一篇:《說聽》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