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燕集*》簡介|鑒賞
軼事小說。見于《世說新語》卷下《汰侈》門。
本篇寫西晉大貴族石崇殺姬勸酒的殘暴行為,盡管作者主觀上認為這只是一種豪奢的表現,但勾畫出來的令人悚然的血腥場面,充分暴露了魏晉時期豪門貴族嗜殺成性的罪惡面貌,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封建等級制度的吃人本質。
本篇寫了三個人物:石崇、王導和王敦。燕集(宴會)的主人是石崇。據《晉書》記載,他在作荊州刺史時,就“劫奪殺人,以致巨富”。因而到他官拜鷹揚將軍時,一般的物質財富,已不能滿足他的窮奢極欲心理,于是拿人命作兒戲,在宴會上“常令美人行酒”,如有客人不能干杯,他就以殺死行酒美人為懲。這個敘述性的開頭,僅是交代石崇“要客燕集”的一般情況,但它表現出來的極度殘忍性,已把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暴露得十分鮮明。接著轉入描寫赴宴的來客,同時由面到點,選取一次宴會作典型刻畫。來客都官居顯位,王導是丞相,他不忍美人因自己而死,勉為其難,以至喝得酩酊大醉;王敦是大將軍,他卻堅持不飲,冷眼瞧著石崇連殺了三個勸酒的美人,居然無動于衷!這兩個人物的不同神態在同一場面中交互掩映,王導的“寬厚”和王敦的冷酷,都相得益彰地表現了出來。特別是最后,讓人物現身說法,尤有頰上添毫之妙。王導責備王敦,王敦竟說: “自殺伊家人,何預卿事!”這兩句話帶上反問的口氣,一種幸災樂禍的狠毒心理從字里行間油然而出;他的這種以旁觀殺人為“豪”,較之石崇以殺人勸酒為“豪”,其殘忍性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全篇到此戛然而止,這個結局似完未完,格外發人深思:這樣拿人命賭賽的宴會,何止一次,又如何才得收場?真不知有多少無辜的少女斷送了年輕的生命!
這條記載,無疑是《世說新語》中暴露西晉官僚貴族集團罪惡最為有力的篇章之一。不過,作者本身也是貴族,他完全是以士族階級的觀點來確立自己的褒貶標準的。所以,他能寫出人物之間在性格特征上的差異,但不能進一步揭示石崇、王導、王敦作為士族階級的上層政治代表的共同立場。即如丞相王導,他亦是在容忍石崇殺人勸酒的前提下才以“忠厚長者”的面目出現的;他的“寬厚”和石崇、王敦的滅絕人性一樣,都反映了不把處于奴婢地位的侍女當作人來看待的貴族意識。然而作者的筆下,對王導在宴會上的表現顯而易見是肯定的,這不能不削弱它的抨擊力量。
上一篇:《看花述異記》簡介|鑒賞
下一篇:《窮愁》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