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公案》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公案小說集。今存與耕堂朱仁齋刊本、書林景生楊文高刊本均題作《新刊京本通俗演義全像百家公案全傳》,萬卷樓刊本則題為《新鐫全像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此三本皆有圖,一百回,刊于明萬歷年間。另有殘本稱《新刊京本通俗演義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本書署“錢塘散人安遇時編集”,實際作者恐有多人,因前后各篇文字風格及寫作體例極不統一。
書首刊《包文拯國史本傳》,次《包待制出身源流》,亦用小說體演述,大體敘幼年困苦之狀,至得中赴任為止。正文內容為假托包拯審理的公案一百則,其中大半是根據先前的話本、筆記等改寫而成。如《孫寬謀殺董順婦》一則出于《涑水紀聞》卷七, 《包公智捉白猴精》與《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所載略同,其他如《剪燈新話》、《花影集》等書中的故事,往往也被此書附會成包拯的業績,特別是卷六第五十回至卷八第七十一回的內容,基本上搬用了元郭霄鳳編的《新刊分類江湖紀聞》。不過,此書是明代公案小說中較早的一種,并集中了大量的有關故事,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歌頌了為官清正、為民伸冤的精神,而其刑偵、辦案的描寫,也有助于啟發人們的智慧。例《東京判斬趙皇親》一則云:織匠師官受放燈日入城還愿,至東岳廟看燈,與妻劉都賽散失。趙皇親途遇都賽,驚其美艷,騙之入府。師雖聞其在趙府,亦不敢問津。一月后,都賽衣為蟲咬碎,趙命召西京織匠入府為織新錦,師遂乘機入。 夫婦抱頭痛哭,為趙所見,怒殺之,并派人焚其全家。僅張公與師子金保,因買糕出外得免,乃奔揚州其兄馬都處。趙恐馬都入京控告,急告京官孫文儀預為之地。馬都果至京,竟遇文儀,被當街打死。包公路見,騙尸回府,氣未絕,馬都遂得蘇。時張公正攜孫金保前來擊鼓鳴冤,得知全情。包公乃裝死, 曰王遺疏趙王代。趙王至開封入府,遂為包公捕殺。這則故事突出了包公不畏權貴,為民請命的精神。另如《判石碑以追客布》一則,敘柴勝販布至開封,寓店,主人款以酒,醉后布被竊。翌日, 勝往訴包公,包公乃審置布處之石碑,窺環觀者顏色,追訊得竊布者即店主。像這類故事是贊揚了包公的機智,但也有不少案情的偵破乃得諸鬼神之助,未免有些荒唐。整部小說的文字尚通俗、生動,有的故事也頗曲折,故對以后的包拯為中心的戲曲小說以及大量的公案小說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白綾巾》簡介|鑒賞
下一篇:《看花述異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