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王之渙
(之渙) 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嘗或歌從軍,吟出塞,皦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至夫 《雅》《頌》 發揮之作,《詩》《騷》興喻之致,文在斯矣,代未知焉,惜乎! (靳能 《唐故文安郡文安縣太原王府君墓志銘并序》)
唐之中葉,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沒不傳于世者甚眾。如河中府鸛雀樓有王之渙、暢當詩。暢詩曰:“迥臨飛鳥上、高謝世人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王詩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二人者,皆當時賢士所不數,如后人擅詩名者,豈能及之哉! (司馬光 《溫公續詩話》)
之渙,并州人,與兄之咸、之賁皆有文名,天寶間人。樂天作《滁州刺史鄭昈墓志》云:“與王昌齡、王之渙、崔國輔連唱迭和,名動一時。” (計有功 《唐詩紀事》卷二六)
之渙,薊門人,少有俠氣,所從游皆五陵少年,擊劍悲歌,從禽縱酒。中折節攻文,十年名譽自振。恥困場屋,遂交謁名公。為詩情致雅暢,得齊梁之風,每有作,樂工輒取以被聲律。(辛文房 《唐才子傳》卷三)
摩詰、少伯、太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勝收。王之渙獨以“黃河遠上”一篇當之,彼不厭其多,此不愧其少,可謂拔戟自成一隊。(管世銘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王之渙“黃河遠上”之外,五言如《送別》及《鸛雀樓》二篇,亦當入旗亭之畫。(同上)
或謂王之煥“黃河遠上”一篇之外,何不多見?余應之曰:神來之作,即作者亦不能再有。(管世銘《韞山堂文集》卷八《讀書偶得三十四則》)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玄宗李隆基
下一篇:唐詩·作家論·王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