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行記》簡介|鑒賞
傳奇小說。作者韋瓘,唐穆宗時人。本書有《顧氏文房小說》、《說郛》、《五朝小說》、《唐人說薈》、《唐代叢書》諸本。
這是一篇虛構故事,記唐代牛僧孺于貞元年考進士落第,返苑葉家鄉途中迷路,誤入漢文帝之母薄后廟,與高祖戚夫人 薄太后、王昭君 南齊潘妃、楊玉環、石崇愛妾綠珠等人相會,共同宴飲,作詩,昭君伴寢。天明眾夫人送別,旋失所在。
唐中期以后,庶族地主階級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已經比較強大,他們已經形成自己的政治集團,與世族地主相抗衡。兩派沖突日益尖銳,這就是歷史上的黨爭活動。世族地主以自己的出身和古典經義作為攻擊庶族地主的武器,庶族地主則把才能和辭賦作為炫耀的資本。李德裕和牛僧孺各自代表世族地主和庶族地主,他們的斗爭是這場黨爭的開始。這篇小說就是這兩派政治勢力之間斗爭的產物,是李黨向牛黨發起的一大戰役。作者韋瓘,是李德裕的門人,他秉承主人的旨意,虛構了這篇小說。他煞費苦心地把牛僧孺描繪成一個狹邪游蕩之徒,又借楊玉環之口,罵唐德宗為“沈婆兒”,然后,又把書的作者,署為牛僧孺。很顯然,這是一個政治陰謀,目的在于挑撥牛僧孺與帝王的關系,置牛僧孺于死地。不僅如此,這篇小說出籠后,李德裕又親自出馬,寫了《〈周秦行記〉論》一文,大肆攻擊牛僧孺的“狂顛”、 “無禮于其君甚矣”以及“懷異志”等。并又指使另一門人劉軻作《牛羊日歷》,編造牛僧孺家庭的丑聞,繼續攻擊《周秦行記》的無君行為。其手段之卑劣,已無所不用其極。至開成年間,御史核實此事,唐文宗看畢此篇后笑云: “此必假名,僧孺是貞元中進士,豈敢呼德宗為沈婆兒也!”才算平息了這個事件。
這篇小說在藝術上有一定成就,作者善于想象,集數代美女于一畫面,氣氛熱烈。又善遣詞鋪演,文彩斐然。其中人物描寫最為出色,尤以人物肖像見長。文中每個美女均有肖像描寫,各自不同,如薄太后“著練衣,狀貌瑰偉,不甚年高”;戚夫人是“狹腰長面,多發不妝,衣青衣,僅可二十余”;王嬙是“柔肌穩身,貌舒態逸,光彩射遠近,多服花繡,年低薄太后”;楊太真為“纖腰修眸,容甚麗,衣黃衣,冠玉冠,年三十來”;潘淑妃則是“厚肌敏視,小,質潔白,齒極卑,被寬博衣”;還有綠珠是“短發,麗服,貌甚美,而且多媚”。作者用短短十幾個字,便將各人的肖像各自勾勒出來,有如見其人之感。其腕底功力之深,令人折服。在此基礎上,作者又渲染其人物性格,如寫楊、潘二人沒到時,就“殿內有笑聲”,過一會兒“聞笑語聲寢近”。出場后,潘妃是“匿笑不禁,不成對”,太真是“笑曰:‘沈婆兒作天子也,大奇!’”再結合肖像描寫,兩個容貌美麗,神態嫵媚,性格開朗的婦女形象就出現在讀者面前。這不僅突破了六朝小說,在同時代小說的人物描寫中,也是少見的。
上一篇:《聽月樓》簡介|鑒賞
下一篇:《唐摭言》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