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池》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才子佳人小說。全稱《新編鳳凰池續四才子書》,十六回。題“煙霞散人編”,作者姓名與生平不詳,除本書外,還寫有《幻中真》。 日本亨保十三年《舶載書目》著錄,當創作于雍正十年(1732)前。北大所藏刊本版式與耕書屋刊本同,均不分卷,而多“華茵主人序”,鼎翰樓刊本分四卷。
略謂明朝洛陽才子云劍,兵部侍郎子,侍郎因忤權貴致仕, 不久病故。云劍秉性耿直,才貌出眾,只一好友萬頎公。都憲子白無文圖謀云家傳寶劍,云避禍蘇州,改名梅再福,住棲云庵賣詩畫為生。時有致仕總兵文斌,攜獨生女若霞徙居虎丘別墅,偶遇云劍,知為老友之子,延請至家。云劍與若霞因詩傳情,互生愛慕之心,文斌亦有紅絲牽幕之舉。正欲打點行事,忽報峨嵋“蜀寇”作亂,朝廷復文斌總兵職,率兵進剿,云劍因以辭行返里,以待應試。文斌失機被擒,兵部詹尚書又加誣陷,朝廷怒命誅其族。若霞女扮男裝改名云湘夫投章太仆為幕賓,章太仆亦文總兵之好友。章喜云湘夫文采出眾,以女湘蘭許之。婚后,湘蘭始知原委,拜為姐妹,相處甚洽。云劍進京,與江西才子水湄結為知友,同納北監,潛心攻讀。殿試云生高中狀元,水湄殿試傳臚。天子愛水生才智,亦照有宋故事,與云劍并賜狀元。若霞知云劍、水湄雙中狀元,以章太仆婿為名,會水湄并借機為湘蘭作伐。水湄見湘蘭親筆詩稿,欣然許諾。時詹尚書亦欲將丑女嫁水湄,因遭拒絕,懷恨在心;白無文則因當年未得若霞,亦慫其父加害云劍。趁“蜀寇”作亂,四川危急時機,詹、白同薦云劍、水湄帶兵征剿。“蜀寇”中之虎面大王正是萬頎公。當年萬頎公與云劍分手后,途經峨嵋時,曾與女首領雷氏交手,因生愛慕,結為夫婦,及至云劍抵蜀,萬頎公全軍投誠,文總兵亦隨軍同返京師。云、水二生與若霞、湘蘭遂各成佳偶。
耕書屋刊本封面有首七律云: “才子從來不易生,河洲淑女豈多聞。事奇巧幻真無并,離合悲歡實駭人。詞香句麗堪填翰,膽智奇謀亦異新。是編迥別非他比,閱過重觀不厭心。”內容是寫才子佳人的離合悲歡,與同類小說情節相同處頗多, “迥別非他比”實溢美之詞。文字尚可,情節追求奇巧, 亦有動人處。略顯不同的是寫皇帝賜婚,這本是同類小說慣用的促成才子佳人大團圓的手段,本書沒有簡單搬用,而是寫白都堂、詹尚書和章太仆兩起請求賜婚,皇帝為避免才女嫁庸夫,親自主持考試,使花花公子露出馬腳,連同其父均遭譴責,真才子真佳人得遂心愿。把皇帝寫得開明、通情達理,同時也表現了對美好婚姻的肯定。
上一篇:《馮燕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分門古今類事》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