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異記》簡介|鑒賞
志怪小說集。晉王浮撰。該書史志不見著錄,清文廷式《補晉書藝文志》收載此書,但未言卷數(shù),亦不知亡于何時。 《太平廣記》、 《事類賦注》、 《太平寰宇記》等書存其遺文,唯《太平御覽》引稱“王浮《神異記》”。據(jù)梁釋慧皎《高僧傳》卷一《帛遠傳》記載:王浮,晉惠帝時人,官祭酒,曾作《老子化胡經(jīng)》以誣謗佛法。 《神異記》,魯迅《古小說鉤沉》有輯本,共收八條,大部分殘缺不全,內(nèi)容多記神仙事,頗符合王浮的道士身份。如“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寫仙人服食之物,即仙品。 “赤城山,一峰特高,可三百丈,丹壁爍日。”寫仙人居住的地方,即仙境,雖無故事情節(jié),卻也可以看出神仙生活一斑。 “虞洪”條文字不長,但故事較完整,茲錄全文于下: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 “吾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蟻之余,不相遺也。”因立奠祀。后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虞洪入山采茗,受仙人指引,終獲大茗,這顯然是一種道家自神其教的宗教宣傳。 《陳敏》條記孫皓時,江夏太守陳敏失信于宮亭廟神,受到覆舟的懲罰。宣揚人做事要誠,且不可弄虛作假,思想意義較好:
陳敏,孫皓之世為江夏太守。自建業(yè)赴職,聞宮亭廟驗,過乞在任安穩(wěn),當上銀杖一枚。年限既滿,作杖擬以還廟。撫捶鐵以為干,以銀涂之。尋征為散騎常侍,往宮亭,送杖于廟中訖,即進路。日晚,降神巫宣教曰: “陳敏許我銀杖,今以涂杖見與,便投水中,當送以還之。欺蔑之罪,不可容也。”于是取杖看之,剖視,中見鐵干,乃置之湖中。杖浮在水上,其疾如飛;遙到敏舫前,敏舟遂覆也。
此條后被祖沖之《述異記》收載,故事情節(jié)大體相同,祖書中所記較簡略,兩相比較,可以看出王浮《神異記》有善于渲染的特點。
王浮《神異記》中還有《冶氏女徒》條,故事也較完整,又載《古文瑣語》,所記內(nèi)容并非神仙事,今人有疑其非王浮原作。
上一篇:《石祟王愷*》簡介|鑒賞
下一篇:《離合劍蓮子瓶》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