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祟王愷*》簡介|鑒賞
軼事小說。見于《世說新語》卷下《汰侈》門。
西晉文學家傅咸曾在《上皇帝書》中,對當時士族階級生活的豪奢淫佚提出了激烈的批評,其中就指出:“奢侈之費,甚于天災。”本篇所寫石崇與王愷爭豪斗富的故事,可說是用典型事例,表明這些豪門顯貴窮奢極欲,恣意踐踏寶物,浪費民脂民膏,實在是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
本篇的中心是斗寶,石崇是斗勝者,王愷是斗敗者。但作者從王愷起筆,用他作陪襯,把斗寶的進程寫得波瀾迭起,頗有戲劇性。前半篇重點寫王愷之豪,是先揚后抑。他有外甥晉武帝作后盾,可以皇家藏寶作賭;而且武帝賜給他的一株珊瑚本身就十分珍奇, “世罕其比”。經過這樣的渲染,對讀者造成了王愷必勝無疑的心理攻勢后,竟出人意料地寫石崇看過這株珊瑚后,遂“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這個“突轉”一下子把斗寶推向了高潮,也為情節進一步發展留下了懸念。后半篇開始繼續用王愷作鋪墊,寫他“既惋惜,又以為疾(嫉)己之寶”的心理活動,這就使高潮時的緊張氣氛更加逼人。至此作者才正面寫石崇之豪,他從容答應償還, “不足恨,今還卿”,似不經意地吐出的這兩句話,把石崇驕氣凌人的作態活現于紙上,同時預示事態有新的轉折。果然他吩咐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干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而象王愷那樣的珊瑚樹就更多了。這段狀物的生動描寫,與前半篇寫王愷之珊瑚樹相互照應,自然分出斗寶的勝負了。作者于是就此收住筆墨,最后簡勁地勾勒了王愷一副“惘然自失”的狼狽相,相當含蓄地反襯出了此時不必言傳的石崇夸豪亮富時的得意神態。這樣的用筆,真可謂“一擊兩鳴”,不僅能相映成趣,更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得非常鮮明、突出。
本篇的情節結構,在《世說新語》諸篇中頗為講究。通篇情節發展都圍繞著珊瑚樹展開,層次分明,中心突出;而且處處通過寶物寫人,斗寶的進程自始至終和人物的情緒變化結合在一起,不僅勝負轉換寫得有無窮的興味,而且在轉換之中不斷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上一篇:《石林燕語》簡介|鑒賞
下一篇:《神異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