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品匯》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明初洪武間高棅編選的一部比較全面而有廣泛影響的大型唐詩選本。此書廣選全唐一代之詩,諸體皆備,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大都選入,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唐代詩歌創作的全貌。全書凡90卷,共選作者602人,詩5769首,分體編排,計五古24卷,七古13卷(附長短句),五絕8卷(附六言絕句),七絕10卷,五律15卷,五排11卷,七律9卷(附七排)。后又編《唐詩補遺》10卷,附于書后,足成百卷之數。該書卷首附有《歷代名公敘論》,評述有唐一代之詩。“其有評論本人之詩者,則附于姓氏之后;有評論本詩者,則附于本詩之前;有評論本句者則附于本句之下。”(《凡例》)且偶有作者箋注。這些評論對讀者都很有幫助。該書的最大特色在于首次把唐詩分期明確定為初、盛、中、晚四期,并把入選作家和作品,按時期和體裁區分為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變、余響、旁流等九格。“大略以初唐為正始,盛唐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為接武,晚唐為正變、余響,方外異人等詩為旁流。間有一二成家特立與時異者,不以世次拘之。”(《凡例》)高氏承襲宋人嚴羽《滄浪詩話》之說,提倡規仿盛唐,對明代前、后七子“詩必盛唐”的主張頗有影響。明代館閣皆以此書為宗。
《唐詩品匯》最早有明成化間陳煒刻本,后又有汪宗尼、汪季舒、陸允中、張恂等校訂本。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汪宗尼本影印出版。
上一篇:《唐兩京城坊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啼笑姻緣》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