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叢談》簡介|鑒賞
明代文言筆記小說集。二卷。明陳士元撰。有《藝海珠塵》本、 《湖北叢書》本等,又《續說郛》本為一卷。卷首自序稱:此書乃年老家居時,“有公安友生成仁卿奉檄校楚志,道經應城,造余環碧園,訊楚中古昔奇事,……余乃據所訊,漫答之,侍童錄為二卷,題曰‘江漢叢談’”。可知此書為集楚地故實眾說異同者,加以疏通證明的筆記資料,上卷歸為風后、舜陵、舜妃、宛委、息壤、元夷、九井、有南、鬻子、隨珠十篇,下卷歸為子文、孟宗、龐統、樂藹、黃母、解佩、三楚、竹王、槃瓠、空言十篇。每篇圍繞篇題征引諸書,羅列眾說疏通之。如“隨珠”篇,隨珠為傳說中的寶珠, 《淮南子》稱其出于“山淵之精”,并有隋侯見大蛇傷斷,藥敷之而得蛇珠之報的傳說,撰者圍繞隨珠,征引《搜神記》、 《隋志》、《三秦記》、 《韻府》等關于蛇、池、丘、珠、蟻橋等傳說材料加以附會。 《四庫全書總目》認為:陳士元對于諸多故實,留心古籍,疏證有來源, “持論皆極精確”。對于夸飾土風,標謗鄉賢,往往“要其引據賅洽,論斷明晰,則非明人地志所及”。至于卷中隋侯得珠、孟宗得筍之類事涉神怪的傳說故事,由于陳氏“必輾轉征引以實之”,因此雖然不免牽強附會,但有時確也保存了不少今佚書或今罕見書的有關資料。例如“黃母”篇,《太平廣記》有黃氏之母浴而化黿的故事,撰者另集了《吳錄》、《寶鋈廣古今五行說》等書中有關人化黿、人化魚的故事加以附會,這些書今或已佚,所以顯得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又《吳錄》云:孫皓寶鼎年,丹陽宣騫母,年八十因浴化為黿,兄弟閉戶衛之,掘堂中作一大坎,注水其中。黿入坎游戲一二日,常延頸外望。伺戶小開,便輪轉自躍,入于遠淵,遂不復還。
又《寶鋈廣古今五行說》云:晉末,江州人年百余歲,頂上生角,忽入舍前江中,化為鯉魚。角猶存首,時時暫還。晉亡后不復見。
上一篇:《漢武內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洛陽縉紳舊聞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