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官團圓破氈笠》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
故事源出《耳談》。宋金受人饞謗,從主人家被逐出,生活艱厄,蒙鄰人劉有才收留,在船上幫工。因手腳勤快,為劉夫妻賞識。女兒劉宜春也愛上宋金,遂結為夫婦。一年后,愛女夭折,宋金哀痛過度,得了絕癥,被劉有才拋棄。宜春幾番尋死,得父母苦勸, 日日重孝厚奠丈夫。宋金在荒灘上,發現八箱金銀、衣物,成為巨富。他到儀真尋覓妻子,在河邊見宜春麻衣素妝,深為感動, 假意央媒求聘,探得宜春對他的摯愛深情,就扮作富翁搭船。船中團聚,劉有才夫婦愧恨交加,后合家和好。
小說本意乃在于勸人為善。開頭鋪陳宋金的出生以及詩作:“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勸人行好心,自作還自受”,都表明了這一點。但透過宋金夫婦的悲喜劇,可看見他們對愛情的堅貞不渝。作者形象化的藝術語言,描繪了宋金夫婦無論是貧賤困厄,還是富貴得志,都執著于真摯的愛情。這正是他們最后能得以團圓的根本原因,也是小說在客觀上所顯現出來的進步意義。
小說用“破氈笠”作為宋金夫婦愛情的象征,既符合漁人生活的真實,又貫串了前后的故事情節。它的第一次出現,是宋金初遇劉宜春時,“細雨紛紛而下”,劉翁叫女兒取下“舊氈笠”給宋金戴上,并“就盤髻上拔下針線,將綻處縫了”,維妙維肖地表現了劉翁父女對宋金的關懷,神奇地活現了人物性格。借助這個細節,表露了劉宜春的勤快、 忠厚,多情,為他們以后的愛情經歷磨難多變后的團圓埋下了伏筆。“破氈笠”的又一次出現,是在宋金夫妻團圓的關鍵時刻,富商“錢員外”向劉翁借它,并“手持破氈笠于船頭上反復把玩,”以重溫往事。 “破氈笠”使夫妻相認,劉翁羞慚,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為骨肉團圓作了很好的鋪墊,有“畫龍點睛”之妙。
上一篇:《宋太祖千里送京娘》簡介|鑒賞
下一篇:《宋朝事實類苑》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