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幸今有母可遺
【出典】 《左傳·隱公元年》:“(鄭莊公)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唬骸疇栍心高z,繄我獨無!’”
【釋義】 春秋時,鄭莊公與其弟共叔段交惡,因其母偏向共叔段,故莊公惡及其母,發誓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睗}考叔為了勸鄭莊公與其母復歸于好,在莊公賜羹時,表示要留給母親一部分。鄭莊公感慨地說:“你有母親可贈,我卻沒有!”
【例句】 去天咫尺,下拜再三,幸今有母可遺。(陳亮《瑞云濃慢·六月十一日壽羅春伯》2099)皇帝賜給“羅春伯”“蔗漿酪粉,玉壺冰醑”,而羅母仍然健在。故詞中用此典,以稱贊“羅春伯”之孝。意為羅將把皇帝所賜食物用以奉養老母。
上一篇:典故《嶰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心不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