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川肖琛貶霸王》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清平山堂話本》。故事源出宋人《諧史》,亦見《說郛》卷二十三所引。敘吳興郡霅川有西楚霸王廟,號弁山神,常獻靈。太守肖猷塑其像于郡廳,厚加祭享,以保社稷太平。及李仁、孔靖先后守郡,均因褻瀆神靈遭禍。后肖琛為太守時,撤去帷帳泥像,至夜,神仗劍怒目而來,肖琛數告其罪,神乃惶恐而去。肖琛自也安然無事。從此,吳郡太平。
本篇屬“靈怪”類小說,主要成就乃是塑造了一個不信鬼神的肖琛形像,這在果報迷信盛行的封建時代,頗引人矚目。小說中肖琛數說霸王之罪的描寫,表明了市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但他仍在北門立廟, “交百姓燒香”,又反映出思想上的不徹底性。
作品的結構,采用層層遞進法,在主人公登場前,先作充分鋪敘。全篇僅用三分之一不到的篇幅描敘肖琛的故事,而以大量筆墨渲染肖琛、李仁及孔靖與霸王神靈之事。初看似主次顛倒,實際上卻是高明的創作技巧,可使小說在高潮到來之前,已有波翻浪卷,在眾星拱月般的藝術天地中,尤顯出肖琛形象的光彩照人。
在人物形象的刻劃中,作者運用對比的藝術表現手法,收到理想的藝術效果。一是將肖猷和李仁、孔靖相比。他們對霸王神靈截然不同的態度,得到迥異的結果。強烈的對比,震撼人心,制造了“懸念”,為主人公的上場準備了必要的藝術氛圍。二是把肖琛和三位前任相比。他既不同肖猷,虔誠地供奉神靈,又不同李仁、孔靖,只是一味地毀謗神靈,而是正面和神靈展開思想交鋒,歷數其罪,正氣凜然,獲得成功。人物也在這種不同凡響的對比中凸現出鮮明的性格特征。
上一篇:《陶家翁大雨留賓,蔣震卿片言得婦》簡介|鑒賞
下一篇:《青箱雜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