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集。凡四十卷,明崇禎間刊。精圖四十葉,畫面富有詩意,人物栩栩如生,山水遠近分明,實為版畫中的精品,有“洪聞遠刻”、“項中華刊”、“項南洲刊”等字樣。石印本封面題:“李卓吾先生秘本”、 “諸名家匯評畫像”,有庚辰仲春癯道人序,又有空冷散人、磊道人二序。有總評、旁評。作者不詳。
小說每卷演一故事,以人物為主,有采自正史略加敷演,也有來自民間的傳說,如關于子路、公冶長、葉公問政、羿善射與嫦娥奔月,墨子兼愛、 公輸子、杞梁妻等。作者依說話人口氣,每篇有入話,文字口語化,相當生動。每篇題目采用四書章句,雖不免生硬,但也別具一格。例如《公輸子之巧》這一題目,能恰當表達作品內容。 《公輸子之巧》寫魯班的故事, 作者歌頌了魯班的發明創造。開頭是四句詩: “昔日軒轅制戰車,孔明流馬世稱奇。中間更有公輸子,機巧千秋技藝師”。接著敘說了軒轅發明指南針、孔明制造木牛流馬的故事,作為入話,下面才介紹魯班: “還有一位最巧的人,制造木車竹馬,供人驅使,那人卻在孔明之先,軒轅之后,生于春秋之世, 姓公輸名班,又名般,魯國人氏。因他是個魯國第一個巧匠了,人就順口稱他為‘魯班’,呼他一聲‘公輸子’。……幼時頗曾讀書,為人最孝,技藝精通,機關具備。大則殿閣樓臺橋梁,小則船車器皿,一經其手,無不出妙入神,至今數千百年之后,天下木匠,皆奉他為先師。”從中可見作品基本上語句通俗,采用話本的敘事方法,當為明代通俗短篇小說集中的重要作品。
上一篇:《一行書》簡介|鑒賞
下一篇:《云仙笑》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