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偷寄興一枝梅,俠盜慣行三昧戲》簡介|鑒賞
明代白話短篇小說。見《二刻拍案驚奇》卷之三十九。
這篇小說對蘇州城內神偷懶龍的描寫, 贊揚了他助善鋤惡,劫富濟貧的俠義品質。 “劇賊從來有賊智, 其間妙巧亦無窮。若能收作公家用,何必疆場不立功?”這首回前詩,點明了作者的創作主旨。在小說中,凌濛初指出:“天下寸長尺技,俱有用處。而今世上俱重科目。非此出身,縱有奢遮的,一概不用。所以有奇巧智謀之人,沒處設施,多趕去作了為非作歹的勾當。若是善用人材的收拾將來,隨宜酌用,未必不得他氣力,且省得他留在盜賊里頭了?!边@就觸及到封建統治階級的人才政策和封建制度本身的問題。在作品的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對懶龍的贊揚。他認為: “世上于今半是君”, “豈必穿窬是小人”,更是驚世駭俗之論。小說采用了“并列式”結構。 開頭相當概括、簡練地交代和敘寫了時間、地點、懶龍的出身、性格特點及其高強的手段,使人留下了一個鮮明的、直覺的觀感。然后,作者一一列舉十六件事,對神偷懶龍作了具體而又生動的描繪。在列舉每一事例前, 都用寥寥數語、言簡意賅地點明了懶龍的性格特征。這就好比一幅幅生動的電影畫面和旁白鏡頭,使人們在視覺形像和理性感知上,獲得對神偷懶龍難以泯滅的印像,從而在心里引起“共鳴”,達到藝術審美的極境。
上一篇:《碧云騢》簡介|鑒賞
下一篇:《神燈※》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