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直鉤
【出典】 唐·蔣防《呂望釣玉璜賦》:“昔太公之未遇也,隱于渭之濱,釣于渭之津。坐磻石而不易其操,垂直鉤而不撓其神。波萬重而我心惟一,歲三周而吾道方申。”(見《文苑英華》卷一二四)又,唐·方干《獻王大夫二首》其一:“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見《全唐詩》卷六五二)
【釋義】 商末姜尚(太公)釣于渭濱,受到周文王知遇。后世關于太公遇文王的故事又有許多發展,如說在溪中釣得玉璜,又說他使用直鉤,離水面三尺,愿者上鉤,等等。在蔣防的《呂望(即姜尚)釣玉璜賦》中和方干詩中都描寫了其用直鉤釣于渭濱的情景。因此“直鉤”遂成為詠君臣遇合之典。
【例句】 ①自嘆直鉤無處使,笛里吹徹云山翠。(謝逸《漁家傲》[秋水無痕清見底]647)作者泛舟,念及垂釣,在詞中用“直鉤”典寄托了不能用世的苦悶。②堪笑磻溪遺老,白首直鉤溪畔。歲晚忽衰翁。(葉夢得《水調歌頭·濠州觀魚臺作》765)這里用“直鉤”典,謂姜太公已成衰翁,猶熱心于功名,令人感到可笑。③理釣何妨鉤直,據琴又、不管弦無。(史浩《滿庭芳·茅舍》1280)這里用“直鉤”典描寫隱士情懷,說他垂釣志在遣興而不在魚。④有翁年八十,住其濱,直鉤元不事絲緡。(趙蕃《小重山·寄劉叔通》2066)這里用姜尚故事描繪自己的優游閑適生活。⑤管領白蘋紅蓼,披戴綠蓑青箬,直釣任沉浮。(李昴英《水調歌頭·題舫齋》2870)這里用姜尚垂釣故事描寫自己的隱居生活。⑥約釣竿共把,自慚鉤直。(潘牥《滿江紅》[筑室依崖]2950)這里是用姜尚拙于垂釣的一面。說自己雖然隱于漁樵,但卻拙于以漁樵謀生。
上一篇:宋詞典故《瑤池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相門出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