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燃犀
【出典】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七:“晉溫嶠至牛渚磯,聞水底有音樂之聲,水深不可測。傳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幘。其夜,夢人謂曰:‘與君幽明道隔,何意相照耶?’嶠甚惡之。未幾卒。”
【釋義】 溫嶠燃犀本以照水族,后以燃犀表示明照事物的幽隱。
【例句】 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1896)作者念及延平津‘飛劍入水’的傳說,句中活用溫嶠事,說潭深水冷,準備燃犀下照,探求飛劍的下落,卻怕見潭底魚龍的慘狀。
上一篇:典故《然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犬吠千家白》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