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詞
望江南·天上月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同漸緊,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
我國古代民歌中愛情詩非常發達,其中抒寫愛情不幸的篇什又占了很大比重。這類作品往往是以女子的口吻寫成,這大約是因為封建時代女性在愛情、婚姻方面承受著更多的不幸。這首敦煌曲子詞便是一首棄婦的怨歌。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起首二句先寫景。這位女子夜晚仰望空中的明月,月白如銀,皎潔無比。寫月用一“團”字形容,顯見得是滿月,然則此二句又不僅是寫景,而更應有一層深意隱含其中。古代詩詞中以明月圓缺來象征人間的悲歡離合已屬司空見慣,此處寫月圓,正是利用了這一象征意義。后人怨月“何事常向別時圓“(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可見月圓而人不團圓能引起多少離愁別恨!更何況這首詞中女子的情郎早已負心離去,昔日月下的海誓山盟已成不堪回首的往事,恩愛歡聚已再無可能。這團圓明月正反襯出棄婦的孤單和怨愁。心中的悲傷便是千言萬語也說不盡,訴不完,真是欲說還休,唯有滿懷悲怨地遙望空中的明月,無限的怨恨已在不言之中了。寫來含而不露,深沉幽邃。
第三句承上面兩句,仍然寫夜晚的景象。“夜久更闌”,見出這位棄婦因心中哀怨之情難以平復而夜不能寐,“風漸緊”說明夜深天變,明月朗照的景象有所變化。風起云生,一輪明月被浮云所遮蔽,風云變化使詞顯得波瀾漸起,為以下幾句從正面抒寫怨情作了鋪墊。“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直接點出了棄婦的怨情。“照見負心人”是為了什么,詞中未加說明?;蛟S女主人公希望那負心人望見這團團明月,回憶起昔日愛情的美好,從而幡然悔悟,與她重歸于好;或許她早已不存這種幻想,那么“照見負心人”則是以明月之潔白無瑕象征自己對愛情的忠貞,以此來昭示“負心人”的絕情無義,借明月來譴責對方對愛情的背叛。就如六朝樂府民歌所唱的:“我心似松柏,君情復何似?”兩者用意相似,然而這首敦煌曲子詞表達時含蓄中又有明快干脆的色彩。
整首詞將女主人公的哀怨心情與月夜景象緊密結合,通過明月的象征作用將這種怨情生動地表現出來,語言口語色彩濃厚,顯得情意真切,了無造作之感,體現了民間作品樸實生動的風格特征。
上一篇:(宋)黃庭堅《望江東·江水西頭隔煙樹》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王琪《望江南·江南月》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