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與上一首可視為姐妹篇。上一首中寫到了離別之后“空有夢相隨”,這一首中就具體描寫夢境。一般來說,夢境總是迷離恍惚的,可是詩人此夢卻是“分明”的。一般來說,夢總是轉瞬即逝的,可是詩人卻在夢中與意中人“語多時”。可見這不是一個平常的夢,這是一對情人心中珍藏的溫馨舊事的重現,也是兩顆相思之心在幻覺中的碰撞。一句話,正是由于思念得深切、持久,才會產生一個“分明”且能“語多時”的夢。詩人與情人切切私語,又細觀她的容貌:依舊是桃花般鮮艷的臉,柳葉般細長的眉。而且雙眉仍舊“頻低”,這正是情人平時慣有的恣態。這兩句緊扣前句中“分明”二字,且從側面烘托了愛情之深。如果不是朝思暮想,刻骨銘心,又怎能在夢中看清情人的一顰一笑?
下片接著寫歡會情態。“半羞還半喜”一句看似平淡,實則雋永。如果只說“羞”,未免太拘束。如果只說“喜”,又似乎太率直。只有“半羞半喜”,才顯出繾綣旖旎風光。況且這個女子本是溫柔嬌羞的人兒,與情人久別重逢,又喜又羞正是情理中事。可是歡娛恨短,又到了分手時刻。她欲行又止,依依不舍。正在難解難分之際,詩人忽然醒來,方知這是南柯一夢!
詩詞中寫夢境的作品很多,但象這樣描寫從相思,歡會直至分手的完整過程的夢境的似不多見。有人批評此詞開始說“枕上分明夢見”,結尾又說“覺來知是夢”似乎太平直,缺少曲折醞藉之致。其實,由于此詞中間一段對夢境的描寫太具體、太分明,所以詩人要反復說明這是一個夢。此詞的意脈可分三段:先交代這是夢,再把夢境描寫得與真實經歷一樣的“分明”,最后再強調這確是一個夢。明白如話的字句卻包蘊著一波三折的情致,就是此詞的成功之處。
上一篇:(五代)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原文賞析
下一篇:(五代)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