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瞻元豐間赴詔獄。與其長子邁俱行,與之期,送食惟菜與肉,有不測則撤二物而送以魚。使伺外間以為候,邁謹守逾月,忽糧盡,出謀于陳留。委其一親戚代送,而忘語其約。親戚偶得魚鲊送之,不兼他物。子瞻大駭,知不免,將以祈哀于上而無以自達,乃作二詩寄子由,祝獄吏致之,蓋意獄吏不敢隱,則必以聞。已而果然。神宗初固無殺意,見詩益動心。自是遂益欲從寬釋,凡為深文者皆拒之。二詩不載集中,今附于此:“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額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他日神游定何所,桐棺知葬浙江西。”“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了須還債,十口無家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
[述要] 元豐年間,蘇軾(字子瞻)因被誣告而入獄,蘇軾與長子蘇邁相約,送飯只放蔬菜和肉,如有不測,就單送魚。一個月后,蘇邁去陳留籌糧,委托一親戚送飯,忘記把約定的話告訴他。親戚正好得到鲊魚,就單送鲊魚給蘇軾,蘇軾大為驚嚇,認為自己性命難保。于是做了兩首詩,請獄吏送出去給弟弟蘇轍(字子由)。蘇軾料到獄吏不敢隱瞞,皇帝必然會知道。果然宋神宗趙頊知道了此事,但本來就不想殺他,看了蘇軾的詩,更加動了慈悲之心,便要釋放他。那些想置蘇軾于死地的人再羅織罪名也無濟于事了。
[按語] 蘇軾作詩寄蘇轍事亦見宋孔平仲《孔氏談苑》卷一、宋周紫芝《詩讞》。
上一篇:《風雅掃地 楊維楨》
下一篇:《鱉廝踢 孫寶侗 王士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