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幼有異才。年十歲,隨父詣京師。時河南尹李膺以簡重自居,不妄接士賓客,敕外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觀其人,故造膺門。語門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門者言之。膺請融。問曰:“高明祖父嘗與仆有恩舊乎?”融曰:“然。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眾坐莫不嘆息。太中大夫陳煒后至,坐中以告煒。煒曰:“夫人小而聰了,大未必奇。”融應(yīng)聲曰:“觀君所言,將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為偉器。” ○《后漢書·孔融傳》 事亦見《三國志·魏書·崔琰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述要] 孔融幼時就聰敏異常。年十歲,隨父至京城洛陽。當時,河南尹李膺態(tài)度簡慢,不隨便接待士人賓客。訓(xùn)誡門下,如不是當世名人及世好通家,一概不得通報。孔想見李,因而到李府門,自報是李通家子弟,門人向李通報,李請他入內(nèi),問他:“您的祖、父輩與我有何恩義?”孔說:“有的。我的祖先孔子與您的祖先李聃道德仁義可以比肩,而且又相師友,那么,我與您就是世代通家了。”在座眾人聽后無不驚嘆。太中大夫陳煒后到,座中有人將此事告訴他,陳說:“人小時候聰慧,成人后未必一定出類拔萃。”孔應(yīng)聲說:“聽您所言,那您小時候一定是十分聰明的了!”李不由大笑,稱孔將來必成杰出之才。
[事主檔案] 李膺(110—169) 東漢潁川襄城(今屬河南)人。字元禮。曾歷任青州刺史,漁陽、蜀郡太守,度遼將軍等。桓帝時,為司隸校尉。延熹九年(166)被逮入獄。釋放后禁錮終身。靈帝立,外戚竇武執(zhí)政,他又被起用為長樂少府,與陳蕃等謀誅宦官失敗,死獄中。
上一篇:《笑豈有說乎 淳于髡》
下一篇:《終不揚惡 戴圣 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