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玉每讀書,自首逮尾,矻矻丹鉛,雖數百卷中,苛細箋注,不輕放一字。眉公曰:“孔明略觀大意,淵明不求甚解,而子胡自苦為?”辰玉笑曰:“卿用卿法,我用我法,雖然讀書與立身相似,要須有本末,非可茍而已也。” ○清·梁維樞《玉劍尊聞》卷三
[述要] 王衡(字辰玉)每次讀書,總是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仔細讀下去,即使是數百卷的書,箋注中的每個字也不輕易放過。陳繼儒(號眉公)對他說:“諸葛亮讀書是略觀大意,陶淵明則是不求甚解。你何必這樣自討苦吃?”王笑著說:“你有你的方法,我用我的方法。但讀書與做人相似,必須有始有終,一絲不茍才行。”
[事主檔案] 王衡(1561—1609) 明戲曲作家。字辰玉,號緱山,另署蘅蕪室主人。太倉(今屬江蘇)人。萬歷十六年(1588)舉鄉試第一,二十九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著有《緱山集》、《紀游稿》、《歸田詞》及雜劇《郁輪袍》、《沒奈何》、《真傀儡》、《再生緣》等。
陳繼儒(1558—1639) 明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號稱善于鑒別書畫,然頗多舛誤。有《陳眉公全集》。所輯《寶顏堂秘笈》,保存了若干小說和掌故資料。又輯《國朝名公詩選》,上自高啟、王冕,下迄李贄、屠隆等,各附有小傳。
上一篇:《不謂遂至于此 魏禧 張九度 程謙》
下一篇:《丙夜持足令學 邵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