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
【出典】 《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驃騎列傳》:“大將軍衛青者,平陽人也。……而姊衛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天子。”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徐廣曰:‘曹參曾孫平陽夷侯,時尚武帝姊平陽公主,生子襄。”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案,如淳云‘本陽信長公主,為平陽侯所尚,故稱平陽公主。’……又案系家及《功臣表》‘時’或作‘疇’,《漢書》作‘壽’,并文字殘缺,故不同也。”《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衛皇后世家》:“子夫為平陽主謳者。……平陽主求諸良家子女十余人,飾置家。武帝祓霸上還,因過平陽主。主見所侍美人,上弗說。既飲,謳者進,上望見,獨說衛子夫。……主因奏子夫奉送人宮。……(武帝)立衛子夫為皇后。”
【釋義】 漢景帝女陽信長公主初嫁平陽侯曹氏,因又稱平陽公主(簡稱平陽主),她曾于府第置美人、謳者,漢武帝劉徹(即公主之弟)從中選中衛子夫,立為皇后。后世以平陽喻指公主貴戚府第,并常用于詠盛置歌舞的貴戚府第。
【例句】 ①歌舞平陽第,園亭沁水林。(李適《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776)這里以平陽府第喻指長寧公主東莊,即李適侍宴地點。②平陽金榜鳳凰樓,沁水銀河鸚鵡洲。(李適《侍宴安樂公主莊應制》778)這里是以平陽府第喻指安樂公主莊。③人是平陽客,地即石崇家。(陳嘉言《晦日宴高氏林亭》791)宴會主人高正臣為東陽公主之夫高履行的族叔。這里借“平陽”點明主人的身份。④歌入平陽第,舞對石崇家。(高嶠《晦日宴高氏林亭》793)這里以平陽府第喻指高氏林亭。⑤今朝扈蹕平陽館,不羨乘槎云漢邊。(蘇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804)這里是以平陽館喻指太平公主南莊。⑥逐賞平陽第,鳴笳上苑東。(張易之《侍從過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風字應制》868)這里以平陽主府第喻指所過公主南宅。⑦舊識平陽佳麗地,今逢上巳盛明年。(張說《三月三日詔宴定昆池宮莊賦得筵字》961)這是以平陽主府第喻指安樂公主定昆池宮莊。⑧平陽百歲后,歌舞為誰容。(李乂《高安公主挽歌二首》其一997)這里以平陽主喻指高安公主,對其逝世表示哀挽。⑨平陽館外有仙家,沁水園中好物華。(李乂《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997)這里以平陽主喻指太平公主。⑩回晚平陽歌舞合,前溪更轉木蘭橈。(李乂《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998)這里以平陽主府第中的歌舞比擬安樂公主宅中的歌舞。(11)主家臺沼勝平陽,帝幸歡娛樂未央。(馬懷素《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1010)這里借平陽主府第為襯托,稱頌安樂公主園池。(12)窈窕樓臺臨上路,妖嬈歌舞出平陽。(司馬逸客《雅琴篇》1073)這里以平陽歌舞反襯雅琴演奏缺乏知音。(13)林間花雜平陽舞,谷里鶯和弄玉簫。(趙彥昭《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1089)這是以平陽主第之歌舞比擬太平公主宅中的歌舞。(14)莫驚側弁還歸路,只為平陽歌舞催。(李迥秀《夜宴安樂公主宅》1093)這是以平陽主府第中之歌舞比擬安樂公主宅中的歌舞。(15)平陽莫相妒,喚出不如他。(張諤《岐王席上詠美人》1130)這里說平陽主府第中的美人較之尚有遜色,以襯托對岐王席上美人的稱譽。(16)平陽舊池館,寂寞使人愁。( 丁仙芝《長寧公主舊山池》1156)這里以平陽主府第借指長寧公主舊園。(17)虛然異風出,仿佛宿平陽。(丁仙芝《剡溪館聞笛》1156)這里以“平陽”館比擬剡溪館。(18)舞學平陽態,歌翻子夜聲。(孟浩然《美人分香》1656)這里借以稱頌所詠美人舞態嬌美。(19)歌聲掩金谷,舞態出平陽。(錢起《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2654)平陽公主家曾出歌女衛子夫,后成武帝皇后。這里以“出平陽”稱美宴會上的舞妓。(20)舊館閉平陽,容車啟壽堂。(權德輿《贈鄭國莊穆公主挽歌二首》其二3662)這里哀挽莊穆公主,以平陽公主為喻。(21)飛鵲徒來往,平陽公主親。(杜牧《書情》6018)這里謂意中人為公主身邊之人,難以接近。
上一篇:平原君
下一篇:龐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