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廠雜著》簡介|鑒賞
文言小說與散文合集。清俞蛟(1752—1811以后)撰,參見附錄小傳。十卷。書前有嘉慶六年(1801)自序,嘉慶五年姚興泉序,嘉慶十六年孫鑒序。有嘉慶十六年刊巾箱本、 道光八年(1828)刊巾箱本、 同治九年(1870)刊本等。還有上海古今書室石印本,上海大達(dá)圖書供應(yīng)社排印本等多種。
本書按內(nèi)容及文體分為“春明叢說”、 “鄉(xiāng)曲枝辭”、 “游蹤選勝”、 “臨清寇略”、 “讀畫閑評”、 “齊東妄言”、 “潮嘉風(fēng)月”等七類。“臨清寇略”(卷六)記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東王倫起義事,記載了起義由醞釀、占據(jù)三縣一州直至被鎮(zhèn)壓的整個過程,還為義軍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寫了小傳。作者當(dāng)時被圍在臨清城中,并親自參加了鎮(zhèn)壓活動,所記為耳聞目睹,因此史料價值較高。 “游蹤選勝”(卷五),收游記十二篇,所記為七星巖、平山堂、岳陽樓、滕王閣等。作者是詩人、畫家,又喜志怪,對山川形勝別有會心,讀來饒有韻味。 “讀畫閑評”以傳記體記載了二十八位書畫家的生平、軼事、技藝、成就等,作者是行家,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藝術(shù)見解。特別是所記大多為作者的同代人,或有師友之誼,因而記敘親切,恍然生動。 《余秋室傳》是余集小傳,余集是畫家、學(xué)者、 文學(xué)家,曾為《聊齋志異》寫序,乾隆三十一年(1766)進(jìn)士,官至侍讀學(xué)士。作者寫他“為人和易,無達(dá)官氣,嘗敝車羸馬,躑躅道左,間或徒行,遇故人相識者,即立談移晷,途人不知其為玉堂人物也”。所以,連性情孤傲的本書作者也樂意同他交往, “問字聯(lián)吟,且十年矣”。 《羅兩峰傳》寫的是以《鬼趣圖》聞名的羅聘,作者說他目能見鬼,所以畫得格外真切。這就近于志怪了。 《潮嘉風(fēng)月》 (卷十)寫廣東嘉應(yīng)州、潮州府兩地的所謂“青樓艷跡”,主要是“船妓”,共三十七則,分“麗景”、 “麗品”、 “軼事”三小類。體裁仿余懷的《板橋雜記》,風(fēng)格濃艷。 《春明叢說》 (卷一、卷二) , 有傳有記,共三十二則,寫北京的風(fēng)土民情、奇聞軼事,小說性較強。《李少白傳》等篇是寫窮士的,作者與這些人境況相近,因此寫來頗有感慨。一些神女、狐女的故事,也較可讀。 《鄉(xiāng)曲枝辭》(卷三、卷四)、 《齊東妄言》(卷八、卷九)是志怪小說,共六十七篇。雖然有神道設(shè)教的傾向,也有一些清新可讀之作。《王骨董》篇寫窮書生的酸腐氣,生前不輟吟誦,死后也不忘舊業(yè),夜夜吟詩,但只想出“讀盡詩書費盡心,幾時博得一青衿”兩句,就再也做不下去了。于此,可見他的“才情”和志趣。 《胡承業(yè)》篇寫狐仙幫助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男青年也是一位畫家。 《鴉片》及《潮嘉風(fēng)月》中的一則,都是寫鴉片戰(zhàn)爭前大煙在中國境內(nèi)銷行及對中國人毒害的情形的。也很有史料價值。
平步青在《霞外捃屑》中評論此書說: “敘述少出色, 惟《寇略》紀(jì)王倫構(gòu)逆, 足資考證。 《閑評》論畫,尚為有見。《風(fēng)月》仿《板橋雜記》,間有可誦。”以下,除了糾謬外,還指出《柳如是傳》一則本《新齊諧》, 《濮小姑》所記與《檐曝雜記》略異。平步青主要是以史學(xué)家的眼光來評論本書的,因此未必公允。本書主要是用雜古文體、筆記體寫成的,不大注意情節(jié)的曲折和描寫的工細(xì),大多以敘述為主。但有些敘寫還能數(shù)語傳神,語言有的淺易暢達(dá),有的清麗可喜,作為筆記小說,還是一部較好的作品。
上一篇:《梅雪爭奇》簡介|鑒賞
下一篇:《夢溪筆談》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