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克利
德國——瑞士畫家。生于瑞士伯爾尼附近的明興布赫湖邊,逝于洛迦諾附近的姆拉圖。他的父親是一位德國音樂家,家庭的熏陶,使少年時代的克利表現出了得天獨厚的音樂才能,并終生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1898年,克利開始學習繪畫,曾就學于慕尼黑皇家學院。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蝕刻版畫,1912年之前,主要以黑白色作畫。這些作品屬于表現主義的風格。1911年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繪畫展覽,共展出自己的30幅作品,并在那里結識了馬克,與康定斯基及馬克的交往,使他參與了1912年“藍騎士”的創立。1913年,克利訪問巴黎,結識了阿波里內爾、畢卡索及德勞內。1914年他協助共同創立了慕尼黑分離派,同年與馬克同訪突尼斯及凱魯萬。此次旅行使他對于色彩產生了新的強烈的自覺。從此專注于水彩畫的創作。1916—1918年,克利在后方軍隊中服役。1920年在慕尼黑的高爾茲美術館舉辦了個人大型畫展,共展出了362幅畫。1921年應格羅皮烏斯邀請到包豪斯建筑學院擔任教授。1924年與亞弗倫斯基、費寧格和康定斯基共同創立“四藍者”。1931年成為迪塞爾多夫學院教授。1933年被納粹黨人解雇。自此后一直居住在伯爾尼。克利是一位最富有個人主義色彩的現代藝術家,很難界定他屬于什么派別。他創造的是一個屬于他自己的藝術世界——一個妖魅與鬼怪的世界,一個數學的侏儒與音樂的小鬼的世界,一個幻想的花卉與荒誕的禽獸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他獨往獨來,怡然自得。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那奇妙的想象、童話般的意趣、富有個性的浪漫主義色彩、賦格曲般的音樂旋律和哲理性的幽默感,帶給我們一種特殊的審美感受。線條在克利的畫中受到特別的青睞,他有一句名言: “與線條攜手同游”,他筆下的線條盤纏交錯而又自然流暢、運動自如、使得我們不得不驚嘆克利不同于常人的活潑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創造力。克利認為繪畫與音樂是兩位一體的,繪畫以點、線、面表現節奏與旋律的感受以及時間的意念,克利將他所通曉的嚴格的復調音樂格式和奏鳴曲形式融進繪畫表現之中,使他的繪畫藝術充滿了音樂的旋律感。同時,克利還喜歡用詩歌來編織他的夢幻,使自己的想象力馳騁其中,詩意滲入講求秩序的構圖里,在嚴謹與邏輯間流露出心象飛揚的痕跡,所以,在他的畫中,又充滿了朦朧迷人的詩的意境。在克利的作品中,繪畫、音樂、詩歌得到了內在的統一。克利對現代藝術的貢獻不僅僅在繪畫方面,他還是一位理論家、教育家,其論著 《關于現代藝術》、《教學雜記》等,為抽象藝術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并且,克利在推進現代藝術運動、促進繪畫與現代工藝技術結合的藝術教育上,都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康定斯基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基里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