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康定斯基
俄國畫家。20世紀抽象藝術的創始人之一。他曾在莫斯科大學學習法律與經濟,30歲時才決定放棄法律前途,赴慕尼黑學習繪畫,最初受教于阿茲貝,后又師從于著名的學院派畫家弗朗茨·斯托克。1901年他創建了一個藝術家團體“同志會”,并開設了他的第一個藝術學校。同年,他在柏林分離派舉行展覽。1909年他領導了一場反對慕尼黑分離派的革命,建立了新藝術家協會并當選為該組織的主席。這個組織包括亞夫倫斯基、門特、庫賓、馬克、霍弗等人。由于會員之間的歧異逐漸增加,導致了新藝術家協會分裂。1911年康定斯基與馬克共同創立了“藍騎士派”。次年,他的《論藝術的精神》一書出版。該書是第一部有關抽象藝術的試驗性論證。與這本理論著作相映證,他創作了《第一張抽象的水彩畫》,這是抽象畫的開山之作。1914年由于戰爭的爆發,他回到俄國。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他被任命為莫斯科美術學院教授。1919年協助組建俄羅斯博物館。1920年他被任命為莫斯科犬學教授。1921年底,他又回到德國,不久即擔任魏瑪包豪斯學院的教授,并與亞弗倫斯基、費寧格、克利組成一個新的團體“四藍者”,1926年他的最有影響的論著《點、線、面》出版。1933年以后,他定居法國。
康定斯基繪畫經歷了從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等各種風格的演習,而最終實現了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突變。他在《論藝術的精神》一書中區分了繪畫創作的三種靈感源泉: 即外在世界的直接印象 (印象) 、精神世界的非意識表現(即興)、內在感情的理性表現(構圖),把表現內在的需要、精神和感情作為繪畫的目的。指出藝術家首先是領悟到他的內在需要,然后力求以視覺的象征性符號去表達這種需要; 藝術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內容,藝術作品的任何表現力都起源于形式。康定斯基所開創的抽象藝術是繼立體主義之后最徹底的藝術革命運動。畢加索的藝術始終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只是改變了反映客觀現實的方法,而康定斯基所創造的藝術則完全是非客觀的。康定斯基的藝術雖然受到威廉·沃林格爾的理論的影響,但他自己的直覺經驗也具有啟示作用。此外,俄羅斯人對世界持泛神論的看法,有萬物通神的精神態度,這種“通神論”的宇宙觀直接影響了康定斯基的藝術思想。音樂也是康定斯基論證藝術中普遍存在的抽象性的根據,他認為繪畫和音樂沒有兩樣,兩者都是感情的傳達。康定斯基以他的藝術首先向世界宣告: 繪畫已從客觀世界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藝術家可以通過線條和色彩、空間和運動,無需參照可見自然的任何東西,來表明一種精神上的反應和判斷。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夏凡納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