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思潮、流派·分析美學
維特根斯坦為代表的西方當代美學流派之一,代表作是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和《美學、心理學和宗教信仰講演和對話集》。
分析美學沒有提出系統的美學和藝術理論,它之所以成為一個獨特的美學流派,是它從分析哲學出發,進行所謂肅清語言使用上的混亂,從否定方面對“藝術”“美”等詞作語義分析,認為它們本身沒有確定的含義。方法和結論的獨特,使其在當代西方美學中獨樹一幟。分析美學認為“藝術”的性質同于“游戲”,以其“游戲”分析方法對待藝術。所謂“游戲”分析方法,即認為諸種游戲沒有一個共同特征可作為它們的特征,所以不可能對游戲作出什么普遍性的釋義,即“游戲”不可定義。由于語言本身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其含義處于流動狀態,新舊交替不斷變化,因此說“游戲是什么”,無法得到定義,充其量只能在想象中或在一些新的游戲的實際例子中去解釋什么是游戲,什么不是游戲。藝術一如游戲,因此對藝術的研究不能始于“什么是藝術”,而是明確“藝術”屬于何種概念。“藝術”不能作為一種專屬于某種性質的事物的一個專門名詞進行解釋。美學的首要問題是對“藝術”這個概念的實際用途作出闡明和邏輯描述。若要探究什么是“藝術”,就會發現它實際上和“游戲”一樣,不存在共同的性質?!八囆g”是一種“開放性結構”,其特征只是一些“家族相似”和“相似的組成部分”,并無共同的特征; 藝術不斷發展,不斷有新的形式出現,所以“藝術”不可定義。分析美學認為“美”是不能用語言來描述的現象,因此無意義,無意義的命題是不可說的,對于不能談的事物應當沉默。分析美學認為“美”僅僅是一個形容詞,如同“呵”的一聲感嘆。它否定美的特質,把事物的美的特質歸于人們對“美”這個詞的誤用。它強調語詞離開使用場合的特殊性,本身沒有確定的含義和特征,認為“美”“美的”等語詞的意義也就在于作為主謂結構中的謂語使用,只有一種語法意義。所以應當關心在說這些詞的時候,審美表現在其間所占的位置,這些詞本身表現了什么幾乎可以忽視。而在實際生活中,當人們作審美判斷時,這些審美的形容詞根本難以發揮什么作用。此外分析美學視自己是美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其目的就是要改變過去那種一直想尋找一種新的藝術的定義以便去討論藝術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方向,把對藝術和美學的研究轉向這些概念的使用和用法。總之,分析美學認為藝術和美都不是科學探討的對象。這表明它已弄不清楚其所從事的學科的真正對象是什么。
上一篇:西方文學·音樂·潘德列茲基
下一篇:西方文學·思潮、流派·俄國現代主義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