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柳宗元
字子厚,排行八。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世因稱“柳河東”。幼居長安。唐德宗貞元九年(793),登進士第。貞元十二年,中博學宏詞科。貞元十四年,授集賢殿正字。貞元十七年,調(diào)藍田尉。貞元十九年,遷監(jiān)察御史里行。與王叔文等善。貞元二十一年正月,順宗即位,重用王叔文、王伾等進行政治革新。柳宗元轉(zhuǎn)任禮部員外郎,與劉禹錫同為革新集團骨干。八月,順宗內(nèi)禪,憲宗即位,革新遭到失敗。貶邵州刺史,未到任,加貶為永州司馬。居永州十年,著述甚多。憲宗元和十年(815),奉詔回長安。旋又出為柳州刺史,人因稱“柳柳州”。于民多有惠政。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百姓追慕,建羅池廟以紀念。宗元為中唐大家,“天才絕倫,文章卓偉,一時輩行,咸推仰之”(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五)。與韓愈共同倡導古文運動。“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jīng)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二人同為當時文壇領袖,號為“韓、柳”。其古文數(shù)量多,內(nèi)容廣,形式多樣。韓愈推評甚高,稱其“俊杰廉悍,議論證據(jù)今古,出入經(jīng)史百子,踔厲風發(fā),率常屈其座人”(《柳子厚墓志銘》);并謂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崔、蔡不足多也”(劉禹錫《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文集紀》引)。亦工詩,與劉禹錫相善,酬唱甚多。人稱“劉、柳”。其詩兼擅眾體,內(nèi)容深刻、風格多樣。尤其遭貶后所作,內(nèi)容多為憂民傷時、憤激刺世。司空圖稱“味其搜研之致,亦深遠矣”(《題柳柳州集后序》)。蘇軾以為“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東坡題跋》卷二);又稱“李杜之后,詩人繼作。雖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宗元發(fā)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澹泊,非馀子所及也”(《書黃子恩詩集后》)。蔡絛謂“柳子厚詩雄深簡淡,迥拔流俗,至味自高,直揖陶、謝”(《蔡百衲詩評》)。其小詩“幻眇清妍,與元、劉并馳而爭先”(陳知柔《休齋詩話》)。五言古詩上承陶淵明、謝靈運,“句雅淡而味深長”(楊萬里《誠齋詩話》)。賀裳則謂“柳五言詩猶能強自排遣,七言則滿紙?zhí)闇I”(《載酒園詩話·又編》)。名作《漁翁》、《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等詩,傳誦人口。《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柳宗元集》三十卷、《非國語》二卷、《注揚子法言》十三卷。今人吳文治等校點本《柳宗元集》四十五卷較為完備。《全唐詩》存詩四卷,《全唐詩續(xù)拾》補詩三首。《舊唐書》卷一六○、《新唐書》卷一六八有傳。事又見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唐詩紀事》卷四三、《唐才子傳》卷五等。年譜多種,以今人施子愉《柳宗元年譜》較為通行。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杜詩通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格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