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邵長蘅
一名衡,字子湘,號青門山人。江南武進(jìn)(今江蘇常州)人。少聰敏,讀書目數(shù)行下,十歲進(jìn)學(xué)為秀才,因江南“奏銷案”起,被罣誤除名。束發(fā)能詩,弱冠以古文雄視一時。既謝舉子業(yè),則盡去其少作,沉酣于“三史”、唐宋諸大家詩文,與邑人董以寧、鄒祗謨等相切磋。后攜所著書游京師,名震先達(dá)顯貴間,王士禛、徐乾學(xué)、施閏章、朱彝尊、陳維崧皆折輩與之交。入太學(xué),隨牒試?yán)舨浚瑸樯袝蔚乱怂p,拔第一,例授州同知,不就。再應(yīng)順天鄉(xiāng)試,報罷,遂絕意仕途。歸江南,益縱情山水,尤愛武林湖山。宋犖巡撫吳中,羅致于幕府,助宋著書。長蘅處于清政權(quán)逐漸穩(wěn)定時期,又性好山水,故其詩多行役羈旅、題詠山水之作,佳者有《雪后登滕王閣放歌》、《經(jīng)彭蠡湖口望廬山》、《潯陽舟中》等。長蘅詩中也有部分揭露現(xiàn)實黑暗的作品,措詞之激烈、尖銳也不亞于對清統(tǒng)治者懷有深仇大恨的明遺民詩人,如:《沙民謠》:“雞飛鹔鹔狗觳觳。官兵來,毀我屋。夫出走藏妻為虜。官兵帶刀行放火。言奉黃紙驅(qū)汝,汝啼官府殺汝。”詩中把清官兵寫成一幫殺人放火的強盜,而且把矛頭指向朝廷。《豫民謠》寫清統(tǒng)治者假借救濟陜西災(zāi)民給河南農(nóng)民造成的苦難。其《啟禎樂府》組詩記錄了晚明宮廷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詩作受宋詩特別是蘇軾詩的影響,矜博使才,酣暢淋漓,汪洋恣肆。七古頗具氣勢,只是不夠含蓄,韻味不足。律詩蒼秀沉雄,如《九江》“吳楚一江共,波濤九派分。湖光寒自白,廬岳曉常云。虎斗荒村跡,猿啼落日聞。琵琶亭廢久,楓葉正紛紛”,頗能代表其律詩風(fēng)格。著有《青門簏稿》十六卷(其中詩六卷)、《青門旅稿》六卷(其中詩二卷)、《青門剩稿》八卷(其中詩三卷)。參與補注、整理宋施元之所注蘇詩。又參與編纂了《毗陵邑志》。陳玉璂為作傳,宋犖為撰墓志銘。《清史稿》卷四九四、《清史列傳》卷七一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近代詩選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