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集成初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中國古代叢書匯編。近人王云五編。由于近世所編叢書巨著《四部叢刊》、《四部備要》等所收古籍,多側重于四部內常見書,而對唐宋以后大量出現的筆記、叢鈔、雜說等書則付闕如,在張菊生先生建議下,于1933年編印是書。所選叢書100部,以“實用”與“罕見”為標準,而以各類具備為范圍。實用為適應,需要,罕見為流傳孤本。分為普通叢書、專科叢書、地方叢書三類,類又分為若干目。普通叢書中,宋代2部、明代21部,清代57部。專科叢書中,經學、小學、史地、目錄學、醫學、藝術、軍事共有12部。地方叢書中,省區、郡邑兩目各4部。所選有不少海內僅存孤本,如元刊《洛生拔萃》等,明刊《范氏奇書》、《今獻匯言》、《百陵學山》、《兩京遺稿》、《天都閣藏書》等,清刊《學海類編》、《學津討原》等。所選古籍約6000種,27000卷,去其重復(有一書而見于數叢書者),實收4107種,約20000卷。本叢書以種數言,多于《四庫全書》,著錄者五分之一,以字數言約當《四庫全書》五分之三。因系集古今叢書之大成,故定名為《叢書集成》。由商務印書館印成袖珍本,分裝4000冊,統一編號。因抗日戰爭爆發,實際印約3467冊,輯印時多重行排版,并加斷句。另編有《叢書集成初編目錄》1冊,將所收各書按中外圖書統一分類法,分為總類、哲學、宗教、社會科學、語文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藝術、文學、史地10類,載明作者、卷數,并錄各叢書提要。1960年上海古籍書店修訂重印,分別列出各書編號,未出之書也一一注明,并出書名索引。后中華書局重印此書,將未出部分各書一并出齊,遂成完帙。
上一篇:《三垣筆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東都事略》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