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分解
古代詩學概念。清金圣嘆說自己批點詩歌,既不愛好釋事訓名,也不專門附事見義,“意只欲與唐律詩分解”(《徐子能增》)。據他介紹,“分解”一詞含義與莊子“庖丁解牛”的啟示有關,牛體有骨架筋絡,一首詩有起承轉合,“分解”就是通過分析作品形式上的結構關系以求詩義的一種方法。他將一首律詩分為前解(一至四句)和后解(五至八句)兩部分,每兩句為一個語意單位,分別構成起承轉合關系。其中前解帶動后解,而前解中的一二句更是具有統轄全詩的作用,所以他論詩每重發端。他不僅認為律詩可以分為二解,唐人長篇也多以四句為一解,同樣存在起承轉合的結構關系。金圣嘆論詩不僅重感悟,也重分析,“分解”唐詩是他重分析的表現。將律詩分為前后兩解,又是針對世人好講律詩中間兩聯,然后“裝頭裝尾”湊成八句的作法,后者不符合藝術構思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原則。金圣嘆把律詩分前、后解,其理論的突出之處,恰是強調詩的整體性。他說律詩前后解的關系,好比人之一呼一吸,射手拉弓放箭,雨勢之來之去,完全是前后貫通,一脈相聯的整體。詩人寫首聯時,末聯實已裝入胸中。如此,一首詩才會氣暢勢順,嚴密完整。有人指責金圣嘆“詩分二解”是腰斬唐詩,后人更批評他分解唐詩的方法是八股習氣的表現。這些批評自有一定道理,因為他的分解說確實存在刻板、拘泥之弊,他運用分解方法解說具體作品,有時難免牽強,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但是,金圣嘆用這種方法分析詩歌,對作品釋義,又確實有不少成功的例子,給人新穎之感,其成績不可抹殺。更重要的是,分析詩歌是否能找到一個簡明易循,并且有廣泛適用性的方法,這是人們感興趣的問題。金圣嘆分解說作為在這方面的一種嘗試和探索,是有一定意義的。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出塞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