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周是修
名德,字是修,以字行。泰和(今江西太和)人。少孤力學。明太祖洪武(1368—1398)末年,舉明經,為霍丘訓導,擢周王府奉祠正。惠帝建文(1399—1402)初,為衡王府紀善,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陳說軍國大計,數度指斥奸臣誤國。燕王朱棣舉兵南下奪帝位,破南京,是修留書別友人,付以后事,具衣冠,為贊書系衣帶間,自經于應天府學尊經閣。是修為明代江西詩派的晚期代表作者。他主要生活在社會生活已趨于安定時期,以其所擅長的七古歌行,寫了大量反映平民日常生活的作品,如:《牧童謠》寫牧童的苦辛與樂趣;《漁郎謠》寫“載歌一曲滄浪晚,棹入煙波何處尋”、帶有隱士色彩的漁翁;《桑婦謠》、《臨川女》、《瞿塘賈》描寫了養蠶女、軍人妻子與商賈妻子的憂愁與煩惱,可見當時不同階層婦女生活之斷面;《歸寧婦》寫在娘家久住女子復雜心態,她既留戀娘家生活親切溫暖,又思戀久別未見的丈夫;其他如《柳條長》、《種粟謠》、《樵夫謠》都是一詩一事,記錄了普通人生活的諸多方面。清代朱彝尊贊美是修此類作品“猶存張、王遺韻”(見《明詩綜》),指出這些歌行在描寫普通人生活與風格淺顯平易上很接近唐代張籍、王建樂府詩。張、王樂府平淡質樸,多取材于現實生活,結尾精警;是修敘事詩只在平淡質樸方面類似,但在生活提煉方面較差。張、王樂府是“成如容易卻艱辛”,而是修詩較為草率,在情節、語言上皆少錘煉。著有《詩小序集成》、《論語類編》、《家訓》、《綱常彝范》等,其詩文收入《芻堯集》。成祖永樂(1403—1424)年間解縉曾為之撰墓志銘,楊士奇為之作傳。《明史》卷一四三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吳錫麒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周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