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捫虱新話
筆記著作。宋陳善撰。陳善,字子兼,一字敬甫,號秋塘,福州羅源(今屬福建)人。南渡前后至孝宗時(1163—1189)在世。《捫虱新話》上下二集,據自跋,上集成于高宗紹興十九年(1149),下集成于紹興二十七年(1157)。錢曾《讀書敏求記》著錄一本不分卷,另一本為十五卷。《四庫全書》所收亦為十五卷。該書以考論經史、詩文為主,兼及雜事。其論詩主“氣韻”,主“格”,如稱:“文章以氣韻為主,氣韻不足,雖有詞藻,要非佳作也。”又稱:“予每論詩,以陶淵明、韓、杜諸公皆為韻勝”。其論作詩,稱:“予謂詩者,妙思逸想所寓而已。”“詩人之語,要是妙思逸興所寓,固非繩墨度數所能束縛。”其品評詩人,稱“老杜詩是詩中六經,他人詩乃諸子之流也”;稱“太白之神氣,當游戲萬物之表”;稱“韓退之詩,世謂押韻之文耳,然自有一種風韻”;稱王安石“晚年詩極精巧”,“然論者猶恨其雕刻太過”;稱蘇軾“晚年筆墨挾海上風濤之氣,益窮益工”,然早年“不能徇俗俯仰,其謾罵玩侮亦其常事”,不及黃庭堅“渾厚”,且“用事多有誤處”;又稱“文章似無定論,殆是由人所見為高下爾”。對王安石編杜、韓、歐、李四家詩貶抑李白不以為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持論尤多舛駁,大旨以佛氏為正道,以王安石為宗主”。“觀其書顛倒是非,毫無忌憚,必紹述馀黨之子孫,不得志而著書者也”。就其論詩而言,雖未必盡當,然亦不乏可取之處。有《儒學警悟》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慷慨任氣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文苑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