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風流派·建安七子
指建安時代文壇上七位重要作家: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楨。第一個把這七位作家合而論之者是曹丕,他在《典論·論文》中說:“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又說:“王粲長于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幹之《玄猿》、《漏巵》、《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于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玚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至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之儔也。”曹丕對于“七子”創作特點的評述大體是準確的,為后代學者所認可。以政治而論,“七子”中,孔融年輩較高,是東漢舊臣,不屬于曹氏集團,而終于被曹操所殺。其馀六人則都是曹氏父子的僚屬,他們目擊漢末的動亂,有的還經歷困苦流離的生活,又有一定的政治抱負,想依靠曹氏父子做一番事業。所以他們的作品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渴求建功立業的進取精神,藝術上剛健清新,梗概多氣,體現了建安文學的共同特征。“七子”文學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南朝梁《文心雕龍·才略》稱他為“七子之冠冕”。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常景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建安七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