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南方小說
20世紀20年代始,美國南方興起了地方色彩十分鮮明的文學流派,稱為“南方文學” 或 “南方文藝復興”(Southern Renaissance)。南方文藝復興的第一批作家,出生于世紀之交,“過去”舊南方的鄉村生活、種植園的奴隸制、南方貴族的信仰和道德觀念都還活在他們的記憶中,而新世界的商業主義又不能完全被他們接受,于是他們把人的命運與家庭、社會以及歷史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他們的作品具有深刻歷史感,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鄉土氣息。他們表現出自豪感、被北方資本主義擊敗的恥辱,以及在奴隸制度上的罪惡感。南方小說的主要代表是福克納。第二代作家已經不再留戀舊南方的遺老遺少,他們把注意力轉向城市、中產階級,變化后的南方,關注進入現代社會后人的生存處境、生存意義等問題。在藝術上,南方小說家都繼承愛倫·坡的傳統,廣泛使用“哥特小說”的技巧、描寫恐怖離奇的故事、渲染神秘的氣氛,刻劃身體畸形、精神變態的人物。南方小說家中,幾乎與福克納同一時代的尤多拉·韋爾蒂多通過家庭生活和人物描寫反映南方社會的變遷,如《強盜新郎》、《樂觀者的女兒》、《紫帽子》等,既有現實主義描寫,又有怪誕特征。卡森·史密斯·麥卡勒斯是兩代小說家中的過渡人物,代表作是 《傷心咖啡館之歌》,借用英國前期浪漫主義的“哥特小說”形式,描寫南方小鎮的愛與恨交織的怪誕故事。另一著名南方女作家弗蘭納里·奧康納,篤信天主教,相信原罪說,作品主題描寫邪惡、贖罪和得救。人物的變態心理和反常行為是他們背離宗教信仰的后果,只能靠暴力或死亡得救。影響最大的南方小說家是威廉·斯泰倫,第一部小說《躺在黑暗中》寫一個南方姑娘與父親之間的“俄狄浦斯情結”造成的悲劇。小說學習了福克納的和詹姆斯·喬伊斯的手法,內心獨白的“意識流”與時序打亂的手法。《南特·吐納的自白》通過黑人領袖南特·吐納的內心獨白,描寫1831年的黑人起義。《索菲的選擇》寫一從集中營中逃出來的波蘭女子索菲與一美國猶太青年姘居、兩人愛恨交織、最后雙雙自殺。除繼承福克納的藝術手法外,還具有南方哥特小說的驚險情節。展示南方在崩潰,世界都充滿著各種墮落行為。老一派的南方文學逐漸成為歷史陳跡,新一代南方小說家正在探尋新路,另辟天地。
上一篇:西方文學·巴塞爾姆
下一篇:西方文學·斯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