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重旨
古代詩學概念。指文學作品不拘泥于字面的更為豐富的意旨。語見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文學作品表現審美對象之特點是以少總多,中國古典詩學傳統尤重辭的旨豐言近意遠,所謂“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盡心下》)。劉安就曾褒揚屈原作品:“其稱文小而其旨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史記·屈原列傳》)。劉勰稱“隱以復意為工”即是對此的發揚。劉勰的進一步貢獻明確指出了這“重旨”或“復意”當在文外而不止于文字:“隱之為體,義主文外,秘響旁通。”這在唐代皎然那里得到了響應:“兩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詩式》)其中包含的詩句之多義性及此多義性不在字面而在文外的兩層意思與劉勰正相符合。由此,古典詩學傳統中辭約旨豐的觀念被推進到新的境界,與“境生象外”(劉禹錫《董氏武陵集記》)的主張相呼應,導向司空圖由營構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獲致“韻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目的,即所謂“超乎象外,得其環中”(《詩品》)的詩學理論,對中國文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采蓮曲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金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