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祁山抗表
【出典】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建興)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fā),上疏曰:‘……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南朝宋·裴松之按:“劉備以建安十三年敗,遣亮使吳,亮以建興五年抗表北伐,自傾覆至此整二十年。”)“六年春,……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關(guān)中響震。”參見“孔明表”條。
【釋義】 抗表即上疏。三國時,蜀相諸葛亮上疏(即《前出師表》)出征,北出祁山伐魏,幾次進軍,未能實現(xiàn)滅魏的目的,最終蜀國反為魏所滅。
【例句】 嗟往事、祁山抗表,劍閣刊銘,只成墮甑并空軸。(李曾伯《大酺·和陳次賈贈行韻》2819)作者曾任四川宣撫使,句中用本典切合蜀地,抒寫即將離蜀時的感慨。
上一篇:典故《砌底芝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秦吉了》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