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倫
【出典】 《漢書》卷二十一上《律歷志上》:“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筒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泠綸,《呂氏春秋·古樂》、《風俗通義·聲音》均作“伶倫”。
【釋義】 傳說黃帝樂官伶倫,自昆侖山采竹為管,吹鳳鳴以定正音律。后世用作詠竹或詠樂的典故。
【例句】 ①不意伶倫子,吹之學鳳鳴。(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896)這里用伶倫采竹事以切詠竹。②雖令伶倫吹,苦韻難可改。(韓愈《嘲鼾睡二首》其一3870)這里將打鼾的譫師比作一個劣質樂器,謂即使請善吹奏的伶倫來吹它這個樂器,也難以使他的鼾聲變得悅耳一些。③只應更使伶倫見,寫盡雌雄雙鳳鳴。(柳宗元《清水驛叢竹天水趙云余手種一十二莖》3934)這里用伶倫作律管的傳說,贊美此十二莖竹子為制作樂器的上材。④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李賀《苦篁調嘯引》4426)這里用伶倫采竹定律事,借以引出本詩所詠之管。⑤未遭伶倫聽,非安子猶寵。(元稹《寺院新竹》4464)這里用傳說中黃帝時樂師伶倫事,借詠竹寄托自己遭貶失意之感。⑥伶管灰先動,秦正節已逢。(裴次元《律中應鐘》5297)這里的“伶管灰”指律管中置放的葭灰,它應節而動。用此典以切題。參見“葭灰”條。⑦肉管伶倫曲,簫韶清廟章。(杜牧《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相印出鎮全蜀詩十八韻》5957)這里以伶倫曲指古傳樂曲,用以引出唱高和寡的下文。⑧伶倫吹裂孤生竹,卻為知音不得聽。(李商隱《鈞天》6209)這里以伶倫自比,借以寄托懷才不遇之感。⑨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將雙耳負伶倫。(趙嘏《成名年獻座主仆射兼呈同年》6359)這里以伶倫自喻,對座主仆射選拔之恩表示感激。
上一篇:買賦
下一篇: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