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體·山水詩
寫山水之景、游涉之情的詩歌。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此言山水詩最早見于南朝宋初。鐘嶸《詩品》序,則以“謝客(謝靈運小名‘客兒’)山泉”為“五言之警策”,此言謝靈運在山水詩創作方面之造詣。真正把山水詩推到新的藝術高峰的是王維和孟浩然。所謂“詩中有畫”,便是蘇軾對王維山水詩的恰當評價;所謂“遇景入詠,不鉤奇抉異”,便是皮日休對孟浩然山水詩的極大推崇。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云:“作山水詩,何獨不然。相山水雄險,則詩亦出以雄險;山水奇麗,則詩亦還以奇麗;山水幽峭,則詩亦與為幽峭;山水清遠,則詩亦肖其清遠。凡詩家莫不能之,猶是外面工夫,非內心也。……蓋有內心,則不惟寫山水之形勝,并傳山水之性情,兼得山水之精神。探天根而入月窟,冥契真詮,立躋圣域矣。”此言山水詩之寫作方法。可參。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屈賦音注譯解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屺云樓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