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鼠疫》
法國作家加繆的長篇小說,是受英國作家笛福的《鼠疫之年的旅行》的啟發而寫的一部寓言式小說。早在1938年作者即打算寫一部以瘟疫為題材的小說,并開始構思。1943年寫出了第一稿,1947年6月經過重大修改后出版,受到熱烈歡迎,幾天之后即獲批評獎。作者以科學家式的冷靜客觀的筆觸,敘述了阿爾及利亞奧蘭市發生鼠疫的始末以及人們的不同反應。40年代某一年4月,地中海濱的奧蘭突然面臨鼠疫的侵襲,于是城市戒嚴,病人被隔離,奧蘭成為一座與外界隔絕的城市,市民始則不信,繼而驚恐萬狀,在恐懼中等待死亡的降臨。有人消沉,有人從中作惡漁利。在這種情勢下,作家刻劃了三種人: 一是鼠疫的邦兇,如科塔公爵,他們在鼠疫來臨后如魚得水,發災難財; 二是帕納盧神父一類的人,他們曾在災難面前動搖,但冷酷的現實改變了他們的觀念,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另一種就是以里厄醫生為代表的積極與災難進行斗爭的人們。作家對里厄持明確的贊賞和肯定態度,他最早意識到瘟疫的實質,警告人們,并腳踏實地地、全身心地工作,妻子在異地身亡也無暇顧及。里厄與塔魯、朗貝爾等人的團結協作說明人類的希望正在于道德高尚、富于自我犧牲的人們的共同努力。這是一部象征性很強的小說,醞釀、創作時期正是巴黎被納粹占領之后,從一般的角度看,鼠疫是一種特殊的疾病; 從象征角度看,它表現的是法國的被占領;從更廣的象征角度看,它代表一種廣泛意義上的惡魔。作者的原意也是要用寓言的形式刻劃出像鼠疫的病菌吞噬著千萬人生命的恐怖歲月,探討在鼠疫及一切惡勢力面前應持什么態度。鼠疫的猖獗象征了整個世界的荒謬和污濁,人們的斗爭也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象征著人類反抗各種惡的斗爭。從《局外人》中麻木不仁、冷漠無情的莫爾索到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并積極反抗災難的里厄醫生,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思想上的一些變化。小說結構嚴謹,生活氣息濃郁,構思獨特,給人以史詩般的整體感和一致性色彩。另外,作品語言優美流暢,極富個性和人情味; 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性格鮮明,不同人物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心理、情感也刻劃得細致入微,人木三分,堪稱大手筆。
上一篇:西方文學·《蒼蠅》
下一篇:西方文學·《女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