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戚夫人歌
又名《舂歌》、《永巷歌》。漢詩篇名。戚夫人作。始見于《漢書·外戚傳》。《樂府詩集》收入卷八四《雜歌謠辭》。戚夫人,定陶(今山東定陶縣)人,漢高祖劉邦寵妃,生趙隱王如意。惠帝立,皇太后呂雉報當年戚夫人爭立太子之仇,囚戚夫人于永巷,髡鉗(剃發,以鐵圈束頸),穿囚衣舂米。戚夫人作此歌,且舂且唱:“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莫,常與死為伍。相隔三千里,當誰使告女?”凄切的歌辭,抒寫了戚夫人悲苦怫郁的情懷。詩句淺白如話,直敘其事,直抒胸臆,具有真切感人的民歌風格。此歌給戚夫人帶來了更大的痛苦。呂太后聞此歌后大怒,殺了趙王如意,斬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飲以啞藥,使居窟室中,名曰“人彘”。故本詩還蘊有反映封建帝王宮闈內部權勢爭奪的殘酷性的深層內容。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成相雜辭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批選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