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墓壁畫
唐·佚名
壁畫設色
縱一七七厘米
橫一九八厘米
見于陜西省乾縣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名李仙蕙,字秾輝,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女,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女;駙馬武延基是武則天的侄孫。二人因觸犯武后被杖殺,中宗復位后,于神龍二年(706)陪葬于乾陵。
永泰公主墓全長87.5米,由墓道、過洞、天井、小龕、甬道、前室和后室等組成,墓道內和前后墓室四壁都繪有彩畫,至今保存較完好。墓前室東壁的《女侍圖》(又稱《宮女圖》)是其中頗為突出的一幅壁畫。圖中女侍九人為伍,正結隊緩行。最前一人雙手交叉于胸前,照看大家,其余八人手持漆盤、熏爐、高足杯、拂塵等緊隨其后,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宮女正準備去服侍公主的情景。這幅壁畫是一組群像,和一般唐墓內單獨畫像不同,它反映了唐時中國壁畫進入了空前的繁榮。具體說來,它有如下特點: 一、構圖生動,人物性格鮮明。為避免平列布局的單調,作者把人物安排得有正有側,有疏有密。她們邊走邊談,顧盼生姿,神情有的莊重沉著,有的老成持重,有的驕矜自恃,有的緊鎖秀眉,流露出“深宮盡日閑,無奈計春何”的情態。作品表現了天真美麗少女不同的音容笑貌。二、造型寬博,優雅動人。這組宮女人物大小幾近真人。宮女們發髻高聳,手挽披帛,上穿窄袖短衫或羅襦,長裙曳地,氣度雍容。宮女的臉型沿襲了武德、貞觀以來的方額廣頤和鵝蛋型。體型修長窈窕,臉型俊美,表現出初唐末期盛行的審美風尚和觀念,比起盛唐時期體態秀腴、面龐豐滿來略呈清俊之相,特別像手捧碗盞四面較空松的少年宮女,細腰婀娜,更見苗條秀美,散發出一股青春的魅力。三、線條勁健流暢。此圖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體現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長線條上。那勁健爽利的筆線顯得那樣簡練嫻熟,那長達數尺的線條,猶如弦樂之悠悠動人,余音繞梁,有強勁的韻律感。
永泰公主墓壁畫
此圖反映了初唐時期中國壁畫中美女形象的典型特色和高超的藝術水平,充分表現出中國人物畫線條美的造詣,是唐代壁畫中的精品。此圖與同墓中的石刻線畫《宮中人物圖》表現形式不同,但互相輝映,均體現了這一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水平。
上一篇:《懿德太子墓壁畫》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