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啟母為石
【出典】 《漢書》卷六《武帝紀》:“朕用事華山,至于中岳,獲駮麃,見夏后啟母石。”東漢·應劭注:“啟生而母化為石。”唐·顏師古注:“啟,夏禹子也。其母涂山氏女也。禹治鴻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涂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事見《淮南子》。”按:今本《淮南子·人間訓》僅言“禹生于石”。
【釋義】 傳說夏啟之母涂山氏見啟父禹治水時變為熊,羞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頭。
【例句】 君看啟母憤所激,又俄頃為石。(辛棄疾《蘭陵王·己未八月二十日夜,夢有人以石研屏見餉者……》1947)作者因夢中獲石研屏而作此詞。詞中列舉人因憤激而變石的傳說,啟母化石即其一。借以感嘆世間有太多令人憤激之事。
上一篇:典故《千齡際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啟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