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時代、地域和作者·先秦古籍所載詩之作者
先秦古籍共七處言及詩之作者姓名:
1. 《尚書·金縢》言《豳風·鴟鸮》為周公遺戒成王之作:“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國曰: ‘公將不利于孺子!’ 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于后,公乃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鸮》,王亦未敢誚公。”
2.《左傳》言《鄘風·載馳》為許穆夫人作:“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師敗績,遂滅衛。衛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五千人,立戴王以廬于曹。許穆夫人賦《載馳》。”(閔公二年)今之學者以為此說可信。有人考證,《邶風·泉水》和《衛風·竹竿》也是許穆夫人作 (見魏源《詩古微》)。
3.《左傳》言《小雅·常棣》為召穆公作:“(鄭伯)不聽王命。王怒,將以狄伐鄭。富辰諫曰: ‘不可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詩曰: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渌恼略唬?‘兄弟鬩于墻,外御于其侮?!缡?,則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僖公二十四年)《國語·周語》以為此詩為周公作。
4.《左傳》言《大雅·桑柔》為周大夫芮良夫作: “秦伯曰: ‘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詩曰:‘大夫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秦澒室?。孤之謂矣。” (文公元年)
5. 《國語·周語》言《周頌·時邁》為周公所作:“是故周文公之頌曰: ‘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p>
6. 《國語·楚語》言《大雅·抑》為衛武公作: “左史倚相曰:‘昔衛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猶箴儆于國,’在輿有旅賁之規,位寧有官師之典,倚幾有誦訓之諫,居寢有褻御之箴,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史不失書,矇不失誦,以訓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韋昭注:“《懿》,《詩·大雅·抑》之篇也?!?/p>
7. 《呂氏春秋·古樂篇》言《大雅·文王》為周公作: “周文王處岐,諸侯去殷三淫,而翼文王。散宜生曰:‘殷可伐也。’文王弗許。周公旦乃作詩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以繩文王之德?!?/p>
此外,《左傳》還有兩處泛言“衛人”、“鄭人”、“國人”所作:
《左傳》隱公三年: “衛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 也?!?/p>
《左傳》閔公二年: “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奔陳。鄭人為之賦《清河》?!?/p>
《左傳》文公六年: “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之哀之,為賦《黃鳥》。”
上一篇:詩經研究·先秦:《詩經》的應用與研究·以意逆志
下一篇:詩經研究·先秦:《詩經》的應用與研究·先秦時期對詩本義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