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 王百谷全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十八卷,詩文混編,明王穉登撰。穉登(1535~1612)字伯谷,武進(江蘇常州)人,后移居吳門(江蘇蘇州),十歲能詩,名滿吳會。善書法。嘉靖甲子(1564)入京師。曾以布衣校書秘閣。萬歷中召修國史,未行而卒。
自文徵明卒(1559)后,蘇州詩壇寂寥,王氏繼承吳中才子的流風余韻,創作了大量的風華旖旎、清麗瀟灑的詩篇,主持蘇州詩壇三十余年,其詩多為紀行紀游和表現其風流灑脫個性之作。此名為全集,實際為八個分集的牉合本,并皆刻于作者生前,故并未能包括王氏所有詩文著作,即其次序也與寫作時間并不一致。包括:一、《明月篇》二卷,作者自序寫于萬歷丁丑(1577),此集所收多為萬歷初作者客越時的作品,以描繪杭州西湖勝景之詩為多,如《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十首》之一:“江流清淺半含沙,雨洗青天爛漫霞。試望嬋娟何處是,水晶宮殿隔桃花。”很能代表王詩的風格。二、《燕市集》二卷,王氏甲子年(1564)北上京師求官時作,這些作品描寫了北京的風景名勝、時令風俗,如《碧云寺》《弘教寺》《臥佛寺》《十三日看燈市》等。這些作品往往是以南方人的眼睛看北京風貌:“騎馬尋春春尚遲,東風空自向人吹。燕王城里千株柳,寒食來看未有絲。”(《都下寒食》)三、《竹箭編》二卷,有屠隆萬歷庚辰年(1580)序,所收為王氏第二次游越之作,時在萬歷七年(1579)。此行目的是去會稽,因此除了描繪西湖之作外,還有不少描寫會稽名勝的作品,其中《楊伯翼贈日本刀歌》描寫日本刀的鋒利,并指出這是與倭寇戰斗所繳獲的戰利品。四、《晉陵集》二卷,晉陵指武進(常州市),作者自常州遷吳,以此名集表示不忘本,其中所收也多是作者早年作品,集前有嘉靖癸亥(1563)陳崇慶之序。此集中多關注現實之作,如《海夷》八首寫倭寇入侵和明將士英勇的抗倭斗爭。五、《青雀集》二卷,作者嘉靖末進京考試不利取道運河,乘青雀(船)回南,此集之詩多寫于水途,可見當時運河發達的情況,在詩中還表現出作者因不遇知音而產生的憤懣之情。六、《金昌集》為作者還吳后所撰寫的作品,分四卷,以寫吳中繁華和風流才子浪漫生活的作品為多。七、《荊溪集》二卷,為萬歷甲申(1584)前作者游歷陽羨、荊溪一帶名山勝水時所作,其中《張公洞觀仙蛻》《善卷洞》等所描寫之處至今尚為宜興名勝。八、《延令纂》作者晚年游延令時所作。有陳繼疇等萬歷二十七年(1599)所作序言。
王氏詩文向無全集,隨得隨刊。萬歷末史兆斗匯刻《王百谷集二十一種》四十二卷。崇禎間王氏之子弗莠攜其全集請曹學佺加以編選,曹氏選編其精者,名為《南來堂詩集》十卷,有崇禎九年刊本。此《王百谷全集》有明萬歷間刊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夢符散曲》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馬九皋詞》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