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曲論· 南詞新譜》新詩鑒賞
曲譜,全稱為《重定南九宮詞譜》,二十六卷,明沈自晉撰。自晉見《鞠通樂府》。
此書系據沈璟《增定南九宮曲譜》刪定。自晉之弟自南序中引馮夢龍之語云:“《九宮曲譜》今茲數十年耳,詞人輩出,新譜劇興,幸長康(指沈自晉)作手與君(批自南)在,不及今訂而增益之,子豈無意先業乎?”(自晉為沈璟之侄)明亡后,沈氏修訂沈璟所定曲譜有紀念先人及詞友之意。
此書修訂原則是:“遵舊式”“稟先程”“從詮次”,也就是基本上遵循沈璟原書程式,“凡正書、襯字、標注、旁音悉從遺教”,而且“重原詞”、“慎更刪”,對沈璟所錄曲詞大多不予更動,至于“曲同而并載”,“調冗而復訛”者則加以改動,新補之詞“大都取先輩名詞”(按所謂“先輩”主要指范文若、馮夢龍等)及沈璟所撰的曲詞。沈氏在訂正原譜時還增加了一些注釋,他說:“凡先生(指沈)意所未及,或意所已及而語尚未及者,敢以膚見一二,附書注中。”
本書還提出“嚴律韻”“采新聲”,并說曲譜韻律精微之處在于“上去、去上之發于恰當”,在于“陽舒陰斂之合于自然”。也就是說上聲去聲的聯結搭配,陽聲、陰聲配置順序要自然和恰到好處。
對于采錄新調,沈氏的態度是謹慎的。他說:“偽文采而為學究,假本色而為張打油”式的新調曲詞則只取其調,對于不合音律的新調則予以摒棄。沈氏不滿意歷來的曲總集、曲譜都不重視所錄曲詞的作者,有些甚至隨意署名的做法。因此,他“博訪諸詞家,實核其作手,可一覽而知其人、論其世,非止浪傳姓字也”。
書中句、韻、四聲均用符號標志,句用墨點,韻用白圈,平聲用“一”,上聲用“卜”,去聲用“厶”,入聲用“丿”來表示。全書共收曲牌一千余種,比沈璟原書所收曲牌多近三百個。
沈氏還參照了馮夢龍所著《墨憨齋詞譜》(未完稿),并將馮的意見寫在書眉,并將自己的意見用Δ標明。
書前附有《古今入譜詞曲傳劇總目》《宮調總論》,后附《鞠通生小傳》。
此書初刻于清康熙間,常見有民國間北京大學影印本。
另有1984年北京中國書店影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石屏詩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瓊瑤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