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寒廳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一卷,清顧嗣立撰。嗣立見《元詩選》。
此書以論宋元詩源流支派,辨析、品藻前人詩句和記清順、康時詩事為主。其中論宋詩主要采取了方回《瀛奎律髓》和馮班、馮舒二人的意見,勾畫了宋詩發(fā)展變化的概況。
顧氏本人為元詩專家,書中對元詩發(fā)展論述清晰而深湛。他認(rèn)為元初詩歌由北南雙向發(fā)展而來。“西北倡自元遺山(好問),而郝陵川(經(jīng))、劉靜修(因)之徒繼之,至元而大盛。然粗豪之習(xí),時所不免。東南倡自趙松雪(孟),而袁清容(桷)、鄧善之(文原)、貫云林(奎)從而和之,時際承平,盡洗宋金余習(xí),而詩學(xué)為之一變。”元中葉以后,“風(fēng)氣日開,赫然鳴其治平者,有虞(集)、楊(載)、范(梈)、揭(傒斯),一以唐為宗,而趨于雅,推一代之極盛,時又稱虞、揭、馬(祖常)、宋(本褧)。繼而起者,世惟稱陳(旅)、李(孝光)、二張(張翥、張憲),而新喻傅汝礪(若金)、宛陵貢泰甫(師泰)、廬陵張光弼(昱)皆其流派也。若夫揣煉六朝,以入唐律,化尋常之言為警策,則有晉陵宋子虛(無)、廣陵成原常(廷珪)、東陽陳居采(樵)標(biāo)奇競秀,各自名家。間有奇才天授,開闔變怪,駭人視聽,莫可測度者,則貫酸齋(小云石海涯)、馮海粟(子振)、陳剛中(孚),繼則薩天錫(都剌),而后楊廉夫(維楨),廉夫當(dāng)元末兵戈所攘,與吾家玉山主人(顧瑛)領(lǐng)袖文壇,振興風(fēng)雅于東南,上法漢魏,而出入少陵、二李。”
這段議論可視為元代一部小詩史。他還對元代少數(shù)民族作家如貫云石、馬祖常、雅琥、迺賢、薩都剌等都有較高的評價,認(rèn)為他們開綺麗清新之派,贊揚薩都剌“大暢其風(fēng),清而不佻,麗而不縟”。從這些簡單的評論中也可見顧氏對元詩研究之深入。
書中記錄的顧氏與吳中詩人和清初詩壇名流宋犖、徐乾學(xué)、王士禛、姜宸英、朱彝尊等人的交往,以及與他們有關(guān)的軼事,可視為研究清詩的參考資料。
此書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太一遺書》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梅溪詞》簡介介紹